节点文献
在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贵州省义龙新区龙广镇坡关小学 汤光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将数学生活化,所谓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生活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数学氛围,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有机渗透于数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的自由王国,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捕捉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时候,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数学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1、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强迫学生学习数学,不如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营造一个生活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如在课堂上举行“六一游园有奖猜谜”活动中,经过学生的讨论,一致同意计划购买饼干12斤,买糖果20斤,买笔记本85本作为活动的奖品,购买这三种东西需要用多少钱?有的学生说:“要购买这些东西必须要知道饼干、糖果、笔记本的单价,通过计算才知道需要多少钱?”也有的学生说:“将三种的数量分别乘以每一种东西单价就知道一共要付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思考,亲自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
2、在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留心观察生活的信息,并记录下来。在星期一举行“生活数学的汇报会”活动,让每个学生将自己记录的情况向同学们汇报:有的学生将自己家里一个星期的经济开支情况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将每天的天气预报变化情况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将自己和同学一个星期做过多少次数学,每次得多少分记录下来;还有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编了一道应用题:星期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去商场买东西,爸爸花5元买了一支冰凉茶,妈妈花3元买了袜子,我花64元买了一副球拍,我花的钱是爸爸妈妈的几倍?他列式为:64÷(5+3),计算结果等于8,这个结果使我心中感到惊讶,我问同学:“对这种结果,你们有什么看法?”这时,教室像炸开锅一样,有的学生说:“这道题是两步应用题,计算得很正确。”有的学生说:“从结果看,他花的钱太多了。”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舍不得花钱,我们也不能太浪费。”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吃好,住好,读好书,省吃俭用,我们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这些话正是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感到数学很抽象,学而无味。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产,来源于生活,并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能力。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小学生由于对生活认识能力不够全面,因此,要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除法的应用题,教师创设摸拟情境,到“超市购物”购物,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
三、走进生活天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现代教育家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做数学,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认识实践,探究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塔尔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学会游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发现数学,在做中感悟数学,在做中理解数学,在做中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学会解决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把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后,就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道有关建筑的综合实践活动题:“假如要把教室内墙壁进行重新粉刷白,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款才能做好?”为了能够把这道题解答,教师启发学生首先丈量教室墙壁有多少平方米,然后考虑采用什么材料?学生通过去咨询建筑工程师知道选用什么材料。于是学生通过量度,计算出教室面积是405平方米,再到市场去购买材料,如双飞粉、白乳胶等,然后估计要粉刷完这教室需要多少天,每天需要多少工钱,然后将材料的款加工钱就知道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明确要求,找出解决问题的集体办法,将结果计算出来。
总之,让学生走进生活课堂,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中数学,用童心去体验生活数学,让学生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习数学的直接经验,所以,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就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使现实问题数学化。
- 【发布时间】2015/1/14 17:36:31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