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云南省西畴县新马街中学 贺 艳
【摘 要】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空间交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思品教学要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备教材、备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才能让思品课在新课改的天空下开出最美的花朵。
【关键词】 初中品德;激趣;巧导;主体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活就是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新理念、新突破,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兴趣,真正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品教师在学生中需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做学生的典范,才能培养好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正视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实施“赏识教育”;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找学生谈心,参加学生的活动,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热心、细心、耐心,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施予关爱,多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正视现实生活,积极向上,与学生一道,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增强健全健康人格。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师方面来说,教法要新颖独到,注重源头活水,不要老生常谈,千篇一律地灌输,而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教师的实际,熟练驾驭教材,熟练教活学生,方法灵活,能照顾全体学生,使其学有所获;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想方设法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会自主学习,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师生都要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发扬优点,团结协作,相互促进,曾益其所不能。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比如开展思品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实施知识点竞赛,活学活用思品知识,联系新闻事实结合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艺术导入新课,巧设问题情境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学习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放飞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思品教师在教学中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创设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动力。
我平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并通过上课对时事热点事件的评析,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而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能够组织、引导和点拨。
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每个星期布置学生看新闻节目,记录时事要点,每星期一由一位学生进行时事播报,让其他学生当特约评论员,就热点问题进行时事述评。当有重大问题发生时,可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九年级《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我列举学生熟知的社会事件,如: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无证驾驶还殴打他人;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两辆车碾压小女孩,7分钟内18名路人漠然;药家鑫撞人还刺死伤者;中国游客在国外景区乱刻乱画,丢人现眼;一些学生破坏学校公物,在外通宵上网,夜不归宿,集众斗殴,等等,这些事例说明一些公民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少部分在校学生也行为不端。又结合目前党中央严惩周永康、徐才厚等大案、要案,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让中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知道真正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有清正廉洁,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爱国爱家,一身正气,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样,学生对思品内容的掌握,自身形象的塑造,人生观的建立,就会学得有滋有味,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感悟新课程,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三、艺术导入新课,实施快乐教学
思品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知道,好的导入方式,总是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领悟求知的真谛。好的导入方式,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开启智慧之门,得到共同发展;让师生在交流中开启思维之门,不断提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思品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激情导入、悬念导入、猜谜语导入、游戏导入、音乐导入、小品导入等等。如果教师能在“趣、新、奇”等字上下功夫,注重灵活运用,巧妙设置,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灵活、有效、不拘一格地运用,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情趣、魅力,课堂就会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就会立竿见影、初见成效。
导入讲究艺术,艺术导入要紧扣新课内容,注重导入的几个原则。恰到好处地根据科学性、目的性、多样性、启发性、时代性、简洁性、趣味性、生活性等,进行妙趣横生的导入。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八年级上册《竞争?合作?》一课时,采用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让美轮美奂、整齐如一的表演,证明“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教学八年级下册《终身受益的权利》一课时,采用漫画导入:商人说:我送儿子进学堂,花了不少钱,这些钱足可以买一头驴了。学者则答:如果不送你儿子进学堂,你家就有两头驴了!学生看了这幅漫画,大笑不止。我因势利导地说:“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幅漫画的?作者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你们有何感悟?”学生带着兴奋与问题,愉快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环节。
导入有法,导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开拓课程资源,体验思品魅力
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活起来,需要活教师,更需要活教材。只有教师、学生、教材都活了,才能彰显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有效备课。注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案例、活动资料;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各种“相关链接”;重视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开学生视野,才能教活教材。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程理念提炼出来的优秀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需要学生明确,这些案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我承担、我无悔”一目,教材上提供的小青参加校舞蹈队的案例和苏珊的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实质。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师善用教师用书、各种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学活教材,运用教材,实现学有所获。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活学活用教材,才能发展学生技能。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爱好、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开拓生成性资源的意识,并能及时捕捉和把握学生的生成契机。思品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巧用教材,教活学生。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懂得,爱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关爱学生,因材施教,真正让主体动起来,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学生是教学发展核心的中心,他们才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需要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思品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育人举措。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思品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寻灵活之源,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让我们的思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梁思敬;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
[2]夏海霞;打造和谐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01期;
[3]周正明;初中政治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12期;
[4]孙伟丽;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1;
[5]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发布时间】2015/3/15 11:09:54
- 【点击频次】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