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 莫石跃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民族小学 莫石跃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数学中有许多抽象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将其具体化、抽象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利用多媒体,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乐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求知欲
  从心理学角度看,低年级的儿童形象思维活跃,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好奇、爱动;抽象思维较差,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推理无明显反应。根据这一特点,教师注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电脑课件恰恰具有这种功能,以帮助孩子排除思维障碍,深入理解知识点,促进知识内化,能力提高。例如:四年级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探索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研究问题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为了节省课上的时间,教师分组让学生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研究,这样就不能把所有情况一一弄清楚,对这个问题也就无法认识充分。此时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这三类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情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有全面地认识。研究问题二是“新拼成图形的底、高、面积和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同样,由于课上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探索研究其中一类三角形,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中可以用不同色彩,准确迅速地把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且非常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三角形,无论你把它们拼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原三角形的高和底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而原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学生很容易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了。由于有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教师用一种类型的三角形讲解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学习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了难点,而且对知识的认识更全面、灵活、深刻了。
  2、创设情境,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成长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小学的操场长70米,宽55米,为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50米,宽增加2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解法:50×25=1250(平方米),如果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70米,宽55米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50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所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二、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及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圆柱的表面积》这节中,出现了进一法,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比较熟悉,还未接触到进一法,对它比较陌生,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计算机教学,先出示一些生活中用到进一法的生活动画场面:如买布做衣服,用麻袋装粮食,买铁做门等,学生很快理解了进一法。又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这样一个例题:“小明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了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在解此题时,我将例题改编成一段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然后让学生们欣赏,这样既符合新大纲对应用题呈现方式上的要求,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使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他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从而使学生获取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发布时间】2015/12/8 19:38:06
  • 【点击频次】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