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漫谈
【关键词】 ;
【正文】
一、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点越界,忽视整体情景创设
语篇教学提倡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全过程的意义。《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A部分的对话语篇,不仅仅是提供学生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语言库,更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材料。
很多老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急于去解决一个个小的语言点,忽视整体情景的创设。如,在教学5B Unit 4 A部分的语篇时,由讨论hobbies入手,引出surf the Internet这一新词组,进而过渡到I usually …这一句型,看似以旧引新,过渡自然,却忽视了介绍朋友这一语篇的整体情景,导致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内容印象淡薄,语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2.词句过度,缺失整体语言教学理念
我们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总是会创设一个个小情景,开展多个活动,反复操练。这样既违反了整体教学的原则,又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如,6A Unit 7 中的新句型“Who is it/are they from? It’s/They’re from…”是C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的教师却在教学A部分时就让学生反复操练,占去很多时间,以致后面的整个语篇教学时间紧张,只能草草了事。
3.细节过于关注,破坏整体感知力
五六年级教材中的A部分语篇都较长,包含的细节、语言点很多。如果我们过分关注细节,反而会增加难度,干扰了学生,破坏了他们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力。如,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中,在听完课文录音后,有些教师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Where is Mr White from? Does he speak Chinese?Does he like Shanghai?How about Ben,Nancy,Liu Tao,Wang Bing and Gao Shan?...学生听了两遍录音后,还是很难找到所有答案,教学很难顺利开展。
4.知识传授过分重视,综合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在我们平时进行语篇教学的最后,总是让学生通过齐读(Read together)、跟录音读(Read after the recorder)、分角色读(Act in roles)或小组读(Read in groups)等来巩固语篇,结束教学。看似形式多样,巩固到位,其实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不能把词句和语篇进一步融会贯通。
二、语篇教学中的感悟
追溯以上问题的根源,在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大胆地探索,紧扣语篇主题,找准切入点,以点带线,寻求清晰的学习主线,在“点”和“线”的引领下,形成立体的语篇教学结构,让英语课堂中的词句和语篇教学融为一体。
1.分散难点,引入新知
语篇教学是一个单元的难点,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单元中B部分的一些词汇和C部分的句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重难点,并且能够分散难点,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很轻松。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单词,我们将它与学过的内容相融合,在free talk部分呈现。例如,我在教《Hobbies》这一课时,在和学生进行的free talk中,我将以前学过的Do you like …?带进课堂,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又自然而然的呈现hobbies,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但如果直接呈现,学生会接受地慢些,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会有影响。
2.审视关键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①当关键词有理解障碍,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
如,在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教学中,学生在学习weekend时,无法通过上下文或语境而理解词意,这就要求老师先处理该词的“音”和“义”,再进行语篇教学。可通过“以旧引新”的方法,复习Saturday和Sunday后,老师介绍说:Weekend is Saturday and Sunday!让学生自己理解其含义,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②关键词无理解障碍,可不必处理生词,直接进行语篇教学
如,在6B Unit 5 The seasons教学中,有一些单词虽是关键词,如weather,season等,学生可以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教师就可以直接进入语篇教学。
3. 分析教材、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我在拿到一篇语篇材料时,首先会对教材、学情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如,在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教学中,有一些单词学生已经学过,如Chinese,English,city等,老师对这些单词就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不会的单词上,如visitor,British,France等。
4.“教学主线”就是一堂课的“灵魂”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千万不能将一篇完整的语篇拆得支离破碎,看似扎实、细致,其实却违背了语篇整体教学的规律。如,我在6A Unit7 At Christmas教学中,围绕“圣诞节活动”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进入语篇前自制一段关于“圣诞节”文化知识介绍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圣诞节”,体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
三、语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对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生词处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困惑:
1.如何设置有效任务,感知篇中词句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把语言看作一种交流工具,将英语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一个个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任务,才能感知篇中词句呢?
2.如何真正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我们英语老师在设计语篇类教案的时候,觉得很难入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也就是说课文的重点把握不好,课堂的主次分不清。因此,如何真正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呢?
总之,语篇教学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因此,教师处理语篇时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会使语篇的教学接近它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漫谈
吉林永吉县万昌中心校 刘玉峰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已由强调单词、句型等英语知识的传授,逐渐过渡到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好整体语言教学的理念,过度地纠缠于词句教学之中,造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的发生。下面是我对高年级语篇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点越界,忽视整体情景创设
语篇教学提倡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全过程的意义。《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A部分的对话语篇,不仅仅是提供学生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语言库,更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材料。
很多老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急于去解决一个个小的语言点,忽视整体情景的创设。如,在教学5B Unit 4 A部分的语篇时,由讨论hobbies入手,引出surf the Internet这一新词组,进而过渡到I usually …这一句型,看似以旧引新,过渡自然,却忽视了介绍朋友这一语篇的整体情景,导致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内容印象淡薄,语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2.词句过度,缺失整体语言教学理念
我们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总是会创设一个个小情景,开展多个活动,反复操练。这样既违反了整体教学的原则,又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如,6A Unit 7 中的新句型“Who is it/are they from? It’s/They’re from…”是C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的教师却在教学A部分时就让学生反复操练,占去很多时间,以致后面的整个语篇教学时间紧张,只能草草了事。
3.细节过于关注,破坏整体感知力
五六年级教材中的A部分语篇都较长,包含的细节、语言点很多。如果我们过分关注细节,反而会增加难度,干扰了学生,破坏了他们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力。如,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中,在听完课文录音后,有些教师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Where is Mr White from? Does he speak Chinese?Does he like Shanghai?How about Ben,Nancy,Liu Tao,Wang Bing and Gao Shan?...学生听了两遍录音后,还是很难找到所有答案,教学很难顺利开展。
4.知识传授过分重视,综合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在我们平时进行语篇教学的最后,总是让学生通过齐读(Read together)、跟录音读(Read after the recorder)、分角色读(Act in roles)或小组读(Read in groups)等来巩固语篇,结束教学。看似形式多样,巩固到位,其实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不能把词句和语篇进一步融会贯通。
二、语篇教学中的感悟
追溯以上问题的根源,在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大胆地探索,紧扣语篇主题,找准切入点,以点带线,寻求清晰的学习主线,在“点”和“线”的引领下,形成立体的语篇教学结构,让英语课堂中的词句和语篇教学融为一体。
1.分散难点,引入新知
语篇教学是一个单元的难点,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单元中B部分的一些词汇和C部分的句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重难点,并且能够分散难点,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很轻松。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单词,我们将它与学过的内容相融合,在free talk部分呈现。例如,我在教《Hobbies》这一课时,在和学生进行的free talk中,我将以前学过的Do you like …?带进课堂,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又自然而然的呈现hobbies,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但如果直接呈现,学生会接受地慢些,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会有影响。
2.审视关键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①当关键词有理解障碍,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
如,在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教学中,学生在学习weekend时,无法通过上下文或语境而理解词意,这就要求老师先处理该词的“音”和“义”,再进行语篇教学。可通过“以旧引新”的方法,复习Saturday和Sunday后,老师介绍说:Weekend is Saturday and Sunday!让学生自己理解其含义,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②关键词无理解障碍,可不必处理生词,直接进行语篇教学
如,在6B Unit 5 The seasons教学中,有一些单词虽是关键词,如weather,season等,学生可以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教师就可以直接进入语篇教学。
3. 分析教材、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我在拿到一篇语篇材料时,首先会对教材、学情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如,在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教学中,有一些单词学生已经学过,如Chinese,English,city等,老师对这些单词就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不会的单词上,如visitor,British,France等。
4.“教学主线”就是一堂课的“灵魂”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千万不能将一篇完整的语篇拆得支离破碎,看似扎实、细致,其实却违背了语篇整体教学的规律。如,我在6A Unit7 At Christmas教学中,围绕“圣诞节活动”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进入语篇前自制一段关于“圣诞节”文化知识介绍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圣诞节”,体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
三、语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对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生词处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困惑:
1.如何设置有效任务,感知篇中词句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把语言看作一种交流工具,将英语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一个个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任务,才能感知篇中词句呢?
2.如何真正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我们英语老师在设计语篇类教案的时候,觉得很难入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也就是说课文的重点把握不好,课堂的主次分不清。因此,如何真正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呢?
总之,语篇教学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因此,教师处理语篇时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会使语篇的教学接近它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5/12/8 19:42:25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