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体育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杨 萍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议体育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贵州省铜仁市第六小学

  【摘 要】 在本文中笔者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语言鼓励,正确评价”;“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兴趣”;“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兴趣”六个方面对标题进行论证。

  【关键词】 体育课;兴趣课

  体育《新课程程标准》倡导: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怎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近几年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并实践着如何把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那么,处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的产生是与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目的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自学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的学习的意义不明白,目的不明确,自然不可能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体育老师首先要使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从意识上激发学生的主动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鼓励、正确评价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的魅力和美学内涵。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启发性,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形象,耐人不寻味,富有情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3、正确运用评价,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关心,少批评,相信他们的潜力。实践证明,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积极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及时给予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

  三、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学中才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教师、学法、课堂组织结构。做到玩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又“堂堂有别,课课有异”    使学生对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最大极限地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耐久跑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素质练习使不学生感重复乏味,教师可利用“自然地形跑、追逐跑、伪造跑”等形式的变换来发展学生耐力;在素质练习中,伴有计时、计数的小型竞赛和同一素质不同方法的练习,都会相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五、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前学生存在一种现象:“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担心,害怕体育课运动负荷过大,自己会承受不了。学生不可能都一样,他们的生理,心理存在差异,运动技能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最大程度上了解学生,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负荷量。建立自信心,从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老师还要传授学生有关运动负荷的理论方面的知识。

  六、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是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 【发布时间】2015/1/15 11:58:21
  • 【点击频次】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