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探究

 

【作者】 郭玉凤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探究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小学 郭玉凤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促进师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要真实,并充满真情,把自己融入学生中,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一员,用心去感悟,关注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使评价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使评价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评价;真实;真情;实效性

  评价是实践与认识的中介。《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评价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如何更好地促使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促进师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我认为语文课堂评价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评价要真实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听辩能力,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建立在正确客观基础上的激励和导向,它必须以真实为前提,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评判的基点。教师既要有表扬和肯定的技巧,也要有批评和否定的勇气和智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记得听到这样一堂一年级语文课。具体的内容我印象不深,但在课上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给我印象很深。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老师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的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你!”师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这是一次真实有效的的充满艺术感染力极富激励的课堂评价。其实师生之间的评价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课堂在一种真实的进程中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
  2.课堂评价中要有真情
  一堂语文课要能够轻轻而又自然地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情弦,那才是真正的好课。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会,是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把真挚的师生情意,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一个会心的微笑,用一次温柔的抚摸……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评价语,远离了虚伪,远离了做作,唤起了学生的倾情投入,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教师的评价做到以情促情,使学生在一个真实而又具有情感的课堂中,得到心灵的碰撞,心灵的成长,记得在教学《桥》时,我班的胡晓琳声情并茂的朗诵了我修改的文本,加上音乐的渲染,感动了全班同学。我激动地说:“孩子,你的这段朗读既读出了爸爸的心声,也读出了作者的心声,更读出了我们的心声。”大家不由自主的为她鼓起了掌。真情的评价,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被肯定的快乐,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促进了孩子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3.课堂评价要有实效性
  首先需要激励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这种评价应当是热情、幽默、鲜明、坦诚、宽容而又无私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其次是启发性评价,他是在激励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的,也就是说激励性评价不仅仅是激励作用还要有启发性。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正确与否的评判,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引导。所以教师的评价仅讲求准确性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启发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应该做一个有效的提升者。启发性评价更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们在课堂中往往孩子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我们就满意了,夸赞道“你和老师想的一模一样。”殊不知有时候老师的总结性评价,却抑制了很多孩子的个性思维。教师评价的启发性,首先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其次在引导的过程中体现个性差异,最后是知识技能的掌握。
  最后是课堂评价的机智性。记得上《中彩那天》大部分学生都表现的是中奖的那辆车要归自己所有,和自己预想的有了偏差,这样无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呀!于是我话锋一转从自身实际出发说道:“哎呀,怎么办?我原来是十分肯定要还得,但被你们这么说我也开始动摇了,谁能帮帮我?”之间全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讨论激烈,不管是从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体现了个性思维。可见教师的真实现状与智慧的结合,巧妙地开发了生成性的资源,通过真实的评价语,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保护了活泼又不失秩序的课堂。这种充满个性魅力、随机应变的课堂评价,创造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激活的是学生无限可能的创新思维。
  当然,要想及时、正确、有深度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教师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锤炼。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陕西教育》

 

  • 【发布时间】2015/2/15 16:50:02
  • 【点击频次】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