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王丽容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东碑小学 王丽容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当面对复杂的形势可以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并能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而小学生正处在发展思维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对思维能力的内涵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培养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将来的生活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思维能力的内涵
  关于思维能力并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通常是宽泛、模糊的。简单来讲,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总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这个想办法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在想办法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等,同时也可能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人类发展至今,取得的所有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大脑思维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不断的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渐培养出较强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思维能力的措施
  2.1巧妙设置疑问,启迪思维
  疑惑是思考的动力,当人们对一件事情感到疑惑时,才会有兴趣去寻找谜底,解开疑惑。学生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设置疑问,提出一些问题,让学会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去猜测,而想象、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运转的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觉得小村庄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小村庄是什么样的?在开课之前首先引入这两个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和疑问去阅读课文,阅读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个村庄发生的故事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继续引导,问学生这个小村庄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让小村庄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些什么话呢?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学习便不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思维能力。
  2.2引导学生观察,训练思维
  观察的目的是了解一个事物的现象、动向,在观察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思维活动,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要经过周密的观察,许多科学家认为学会观察是进行科研的前提。没有观察能力就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训练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到《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描述图上都画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有村民,有羊,还有小鸟和树木。教师接着问: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老爷爷在修补羊圈……,通过对插图人物表情、动作的观察,让学生猜测想象这则寓言要讲述的道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维
  兴趣是无形的,人们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深入观察、探究的动力,例如,对音乐感兴趣的人,家里一定珍藏了许多CD,而且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歌手;对读书感兴趣的人,书柜里一定摆满了各类书籍,空闲时间大多以书为伴。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对学习产生兴趣,渴望学到知识,然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养成了唱独角戏的习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不主动思考,自然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丰富教学内容,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课文中提炼出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尽可能将一些有趣的材料、例子融入到课文中,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了出来。除此之外,许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不仅教学轻松,而且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易于接受。
  2.4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源动力,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终将被淘汰。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养成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仅要求对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要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了解事物。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认识能力有限,通常难以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有着爱玩、爱幻想的天性,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可能会提出意想不到的创造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把这一教学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小学的拼音、识字以及阅读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拼音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仔细听不同音节的发音,然后可以把拼音编成儿歌,便于记忆,除此之外,为了更加直观生动,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使拼音学习充满趣味性,在不断培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对拼音字母进行想象,从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丰富多变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汉字的来源都是有根据的,不是凭空想象的,不同汉字之间总是相关联的,相似的两个字其含义也可能大不相同,而且有许多字是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来的,学生也可以自己组合,这种训练方式也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从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这些方面入手,培养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进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16):53.
  [2]王雪艳.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看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9):224-224.
  [3]吾勒孜拉·马尔卡别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9):122-122.

 

  • 【发布时间】2015/3/15 11:43:26
  • 【点击频次】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