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者】 赵保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新疆省鄯善县辟展乡东湖小学 赵保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经历或虚拟地经历某种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知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即“学习能力感”,随着教师期望值的增高,学生的 “学习能力感”、学习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也均有所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
  如: 在一年级教学“7加几”时,我先复习了9加几、8加几,让学生回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的思考过程,然后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 7加几,也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看哪位同学能够先学会?并且能把你学会的本领告诉大家,老师还要看哪个同学最勇敢?随即出示书上的例1,左边是7个洋娃娃,右边是5个洋娃娃,怎样计算7加5呢?由于有了9加几、8加几的铺垫,有几个学生马上想到7和3凑成10,于是把5分成3和2,7和3凑成10,10再加 2得12。如图1所示。(图略)
  例1的教学,学生一下子闯过了。于是,有几个学生便跃跃欲试,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向其他同学讲述了7加几的计算过程。这时,教师再出示书上的例2,想一想:7+4=□,7+6=□,7+7=□,很多学生又举起了手,由于教师放下了教师的“架子”,充当了学生,学生却当上了老师。在这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都想把7+4、7+6、7+7的计算过程说出来,我就满足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帮助他们实现这种迫切的愿望。
  二、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得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
  (1)独立思考。54×(4+7)、6×100+9×100、(6+9)×100、54×4+54×7,哪些等式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 65×(30+42)、100×2=100×8、(a+b)×c,你能写成另外的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12)×40、96×19+4×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获取成功的过程; 又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周长多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我点头示意说的很好,学生们则兴奋的欢呼起来了。那一刻,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是多么希望获得成功啊!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运用表扬激励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学生不是接受教育、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应是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再版。学生通过学习应有自己的东西,应有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我们不能强求学 生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要让学生说一变成三,变成四,甚至更多。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灵活的,创新的。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新花样”,学生的“逆反、叛逆”,学生的“希奇古怪”。要知道,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才是发展。对学生的新观点,新方法,教师要加以引导,给以正确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首先创设“讨论”的情景,提出老师想买一本32元的书,可是老师只有9元,老师还要攒多少钱才能够买这本书呢?问题一出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讨论,最后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有的说:用30-9=21、再用21+2=23;有的说:12-9=3、20+3=23;还有的说10-9=1、22+1=23等等。我都依依给予了肯定。这样,学生又一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断增强其“我能行”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挖掘其成功的潜质。或许成功的体验只是一刹那,只是一个结果,而追求成功的体验却永远是一个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产生成功的体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要我们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内在,以教师特有的爱心和耐心真诚付出,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也就是我们成功体验教育之所在!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都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只有不断的体验到成功,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脑子才会越用越灵活,让不聪明的变聪明,让聪明的更聪明;只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学生获得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也只有无数的成功体验,我们设计的教育目标才能具体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最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 【发布时间】2015/3/15 11:52:20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