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作者】 李继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 李继忱

 

  小学美术的课程改革,已逐渐淡化了学科的专业意识,改变了已往注重单纯美术技能教学的模式,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牵手与融合,给美术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在美术新课程的教学中,将美术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从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下面就浅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是美术与音乐相结合
  根据小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美术教学与音乐和谐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诱发情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在美术课中相应地采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应。例如:我在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时,就将音乐融入美术课堂。首先,我先请学生欣赏几个音乐的片段:有抒情平缓的轻音乐、有高昂激荡的咏叹调、有气势澎湃的交响乐、有轻松愉悦的民间小调。随着一曲曲音乐的交替与变换,我发现学生的情绪也随着音乐的不断变化。表情丰富,愉悦、惊喜、陶醉、兴奋等等,给了同学们一种真实的感受。以此作为《四季的色彩》这一课的导入,学生们表现十分出色,初步锻炼了学生对“感觉”这一抽象概念表现的尝试,在教学中把音乐请进教室,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美术作品的优美意境、美的形象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提高学习兴趣,愉悦学生的心理。又如:在教授人教版《国画山水》一课时,我们一边聆听着中华经典乐曲《高山流水》、《漁歌唱晚》、《汉宫秋月》等,一边欣赏中国古代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古时风情、风貌、画中的人格精神,画中的韵律,音画的完美配合,更加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感情,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与音乐的融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抒情和创作欲望,让学生真正体验上美术课的乐趣。
  二是美术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己。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中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大家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产生联想,由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诵读儿歌,理解歌意。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展开想象: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着了,给他留一个。学生犹如置身于草坪上的一棵棵果树下,开开心心,排队坐着吃果子,小弟弟玩累了,酣睡在旁边,留一个等他睡醒了再给他吃,一幅优美的图画己经在脑海里浮现。又如:儿歌《月儿》,这首儿歌诗情画意,想象丰富,有月儿象:“小船”、“象银盘”………我让学生嘴里轻轻地哼唱着,启发他们根据歌词的含义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又回到小时候在妈妈的怀里,望着宁静的夜空,数星星,看月亮,听妈妈唱那首儿歌,多美的一幅画啊!一首儿歌,一片深情,小作者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这就是文学艺术与美术的完美结合。通过对儿歌的诵读和理解,提高美术课的文化韵味,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体现了美术课的文化性。
  三是美术与思品相结合
  美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进行品德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把思想教育寓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品德和爱中主义情操。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在绚丽多彩的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产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壮美山河、故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如第九册《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的《艰苦岁月》铜雕作品中。从一老一少两位战士相偎依,他们褴褛的衣服、短裤、赤脚和瘦骨嶙峋的躯体上,可以看出作品表现的是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革命战士的深情厚意和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为学生的以后发展奠基础。
  四是美术与历史相结合
  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是人的基本的素养之一,也是学习间接经验的较好方法。在美术课中把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意识,增强美术学科的知识性。例如: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在安排自行车历史介绍这段时,我是这样做的,让自行车以活灵活现的拟人手法(课件制作)向学生介绍A、大家好,我是自行车的大哥,我出生于1818年,是德国的德敕斯用木头把我制造出来的,你们觉得我长得怎么样?B、我是自行车的二哥,出生于1861年,是法国的米肖父子制造我的,你们觉得我特别吗?C、我是出生于1869年,是英国的雷诺首先用钢管把我制造出来的,我是不是跟二哥长得很象呢?D、,刚才你们认识了我的大哥、二哥、三哥。现在你们看看我,知道我出生于什么时候吗?通过课件的引导,生动的拟人手法的介绍,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行车发展史的兴趣,同时也对社会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热情,使上好这一课有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打破学科界限,将其它学科渗透到美术课中,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做法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艺术的洗礼和熏陶,同时赋予了他们用美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看待周围世界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5/3/30 22:34:49
  • 【点击频次】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