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作者】 王 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析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新疆温宿县第二中学 王 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贫困、文化素质低等方面原因,其子女存在着受教育机会严重失衡的现象,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较普通家庭子女多。因此,深入研究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及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据调查我校的弱势群体子女占百分之三十左右。本文通过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该类学生都会产生哪些心理问题、并对此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为学校、家庭提供借一些鉴意义。
  【关键词】 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中小学生;对策

  因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而他们的子女也自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他们的特殊生活背景,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比同龄群体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发展问题,如何呵护他们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这应当引起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1、基本概念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群。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把弱势群体归为贫困、单亲、残疾、农民工和下岗失业职工,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各类人群的子女。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是指他们身上存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则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而弱势群体子女的不健康的心理大部分都表现为:自卑、焦虑、多疑、恐惧、厌学、怯场、孤独的性格特征,甚至有些孩子得了自闭症、抑郁症等。
  2、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特点
  我们通过对学校的学生心理档案、个体咨询档案的整理。通过深入跟踪观察、交谈并发放调查表,总结出他们普遍的几种心理问题:
  2.1自卑
  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孩子自卑感较强,生活水平上的明显的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同学,使其产生失败感,流动人口子女由于语言差异,影响了他们表达和交往的自信心。弱势群体子女老是感觉自己总是比别人差,不如别人也缺乏主见。
  案例再现 (自卑型)
  赵 ,女, 13 岁,来自四川老家 家庭条件贫苦,性格内向,很自卑,很少与人交往,忧郁,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做事认真努力,上课不爱发言,整天不开心,在家总是感觉紧张压抑据班主任了解,家长经常有打骂孩子的行为,理由是孩子反应迟钝,成绩不理想。
  2.2孤僻
  面对别人对他们的忽视、冷淡、嘲笑。他们选择逃避,喜欢独来独往,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和孩子沟通交流,有的管教孩子更是缺乏方法;致使学生孤独感越来越严重。
  案例再现(孤僻型)
  王,女, 15 岁,来自湖南家庭经济条件差,成绩一般活动时宁愿独自呆着,也不愿与别人在一起,不愿与其他同学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对同学和集体漠不关心,同学们也很少留意他。在家也不与家人交流。这种孩子很容易得抑郁症。
  2.3排斥
  该类型的孩子,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有戒备心理、猜疑心理,经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想欺辱他而排斥别人,性格怪癖易激惹,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缺乏自控能力,使得同学都不喜欢他。这类人很容易患神经症、精神疾病等。
  案例再现(缺乏自控型)
  刘,男,14岁,来自河南,父母来新疆捡棉花,家庭条件贫困,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处理事情感情用事,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极差。
  3、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中学时代是人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且这一时期也是人生理期和心理期由幼稚向成熟转变时期。面对生活中的诸多困惑,烦恼他们无处诉说。弱势群体子女除了拥有平凡孩子的烦恼之外,他们头上还带着“弱势群体”的帽子。家庭的弱势,导致他们在学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同学们不愿和他们玩,老师不够重视他们,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自卑、焦虑、多疑、恐惧、厌学、怯场、孤独的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弱势家庭子女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个人的认知偏差的等因素。
  3、1  家庭因素
  一是破碎的家庭环境。离异家庭子女多数会出学习质量下降、思想品德下滑,严重的会出现孤独症、抑郁症。他们缺乏一方爱的呵护,使之情绪低落,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他们不善言语,变得越来越孤独。有专家对1000个离异家庭子女进行调查:其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脆弱。
  二是家庭经济条件。经济上的贫困是成为弱势群体的根源,家庭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低就导致对子女的额外教育支出就少,更严重的是贫富的这种强烈反差会使他们心理失衡,产生羡慕、嫉妒心理,继而仇视、自卑。
  三是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弱势群体的家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的水平都很低就拿本校来说,30个弱势家庭中90%以上的父母都是小学、初中的文化程度。这部分人群的整体素质较差。一般都不注重对孩子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及养育孩子的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他们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往往带有我国传统的家长制的模式。3.2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救济机制不完善,缺乏一种长期的有效的帮救机制。对于一些父母离异或者一方死亡,父母因吸毒、赌博等犯罪行为而被劳教、有的父母双亡寄养在亲属家。这些人的子女遇到困难后得不到及时救济。情感的冷落,学习的厌倦,困惑的无助,使孩子找不到寄托、悲观失望,对前途感到迷茫 而且缺乏健全的关爱,心灵创伤严重,而他们又正处在生理、心理成长期,很容易产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成为“问题少年”。据调查显示: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厌学、焦虑、易怒、郁闷等情绪障碍,和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有的还存在情感冷漠、对社会、他人不信任以至仇视,或易怒、易走极端的心理问题。
  3.3学校教育因素
  在学校教育当中,学校的教育不当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个别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如:片面地追求教学质量、升学率,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重视尖子生,轻视后进生;教师不尊重学生等这些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惧怕考试、孤独、自闭等心理。同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与认识不清、专业心理教师和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缺乏也使得有心理问题的弱势群体子女数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3.4不合理的认知
  另外不合理的认知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弱势群体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心理学家认为,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即根植在人们头脑中的不合理观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美国心理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解释。ABC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并不是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不合理观念B所产生,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弱势群体子女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差,且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不能正视自我和接纳自我,这直接导致了其心理问题的产生。
  4、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如果处理不好将成为危机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社会隐患。另外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弱势群体更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和援助,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4.1、家庭方面
  据美国全国医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对孩子的帮助中,父母通过对孩子的关注、爱护、理解等倾注情感的方式达到效果,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6倍,70%的孩子表示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心中的忧伤就越少。可见良好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就价值观,有义务、有责任的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经常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经常督促、指导,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
  通过对弱势群体家庭的调查发现,弱势群体子女家长大多忙于赚钱,而疏于家庭教育。所以政府要支持学校和社区成立家长学校,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弱势群体子父母去听爱心讲座,并对他们实行免费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使广大弱势群体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4.2学校方面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脱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心灵世界。为此,在平时的学校管理中,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到: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我认为学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探索和建立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其二:优化心理健康构成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化三维教育途经。
  其三: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根本性的转变。“不求人人得优秀,但求人人有进步”,“不放弃每一名弱势群体子女”要成为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其四:形成一支具有较先进教育理念的班主任教师队伍,用他们的爱心、耐心、信心感染了每一个弱势群体子女,让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个弱势群体子女家庭。让弱势群体子女觉得老师非常关心他们,对老师有信赖感。
  其五:建立心理辅导室。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受过心理专业培训的教师轮流坐班,接受学生的咨询,进行个别辅导,以缓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其六:开设心理活动课和心理专题讲座。根据弱势群体子女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问题的共性,组织心理辅导老师安排心理活动和心理专题讲座通过讨论、交流、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正视自己的弱势地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5、 社会层面: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生活环境还离不开社区,我校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弱势群体子女开展有益的活动,如“礼仪教育”、“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等,把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为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优化弱势群体子女成长的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弱势群体子女揭开了新的一页。此外还建议社区可以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让村居委会通过多种形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各方面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另外,政府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中特别重视、注意社会公平问题:完善社会分配制度,通过税收的杠杆,加快对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从而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要证改变弱势群体的地位和处境,必须赋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权利,并赋予他们发挥这些权利的公平机会,发展他们在使用这些权利时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动员起来关注和缓解弱势群体子女的健康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和矫治他们的各种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在和谐社会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 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4:20-28
  [3] 冯忠良等.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7-87
  [4] 陆桂芝.李响.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3):27-29
  [5] 张要武等.让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中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南[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4-55
  [6] 王建祖. 浅谈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 (2):112
  [7] 李艳红.魏亦军.高志军. 社会弱势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9(2):27-31

 

  • 【发布时间】2015/4/17 15:58:51
  • 【点击频次】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