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注重幼儿心理素质培养为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 赵显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注重幼儿心理素质培养为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赵显丽

 

  【摘 要】 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是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入小学后存在学习不适应和社会适应性差两大难题。这主要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育不但要传授给幼儿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其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其今后能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 心理素质;幼小衔接

  一、注重幼儿创造性和坚持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
  创造性的认识特征和情感特征是幼儿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育行为训练幼儿的这种扩散性思维能力。比如经常与幼儿谈一个物体的多种用途:“水除了喝还有什么用途?”“猪的全身是宝,它的肉能吃,还有什么作用?”或者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找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树上有五只小鸟,被猎人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鸟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种种创造表现常常会逾越常规、不合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并对幼儿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强化幼儿的创造行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情感。如:有一次老师教幼儿画枕头,发现一名幼儿把背景全部涂成黑色,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请她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她的回答真可谓是构思独特、想象新奇:“因为天黑了,我们小朋友才会枕着枕头睡觉。”原来是这样,教师马上对幼儿的这种创造性表现进行了鼓励:“你真聪明,想象力真丰富。”相反,如果当时教师没有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表现,那么会扼杀幼儿创造性的萌芽。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各类创造性游戏以及创设良好的动手动脑环境来满足幼儿创造表现的愿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坚持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孩子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怕困难、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因此,我们应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比如,班上有一位女孩子既聪明又漂亮,经常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夸奖,可是动手能力较差,在一次穿衣服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立刻大哭起来。对此老师对她进行教育:这一次输了没关系,只要坚持练习,总会取得成功的,但如果怕困难而不去做,那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她在家里再也不衣来伸手,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她在下一次穿衣比赛取得第一名时,大家都热烈为她鼓掌,她的高兴劲就甭提了。慢慢地,她能正确地面对失败,敢于尝试,坚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幼儿在兴趣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较长。比如:让那些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请他为大家做好事、讲故事等。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幼儿敢闯敢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与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失败、都要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
  二、 注重幼儿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一些学科内容他们不敢兴趣,但又必须完成,仅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就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成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给幼儿立规矩,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如活动后,提醒幼儿从哪里拿来的东西要放回到原处,自己用过的东西自己收拾好,做到有始有终。如班上自然角养了各种花,每天由幼儿负责照料,这样的事情开始时幼儿觉得新鲜有趣,但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新鲜感,渐渐有时忘记浇水,变成粗心大意。对此,我们利用榜样的作用,如开展每周一评有“小能手”“我最棒”“我会干”激励幼儿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活动中让幼儿意识到应该如何对自己、对别人、对班集体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自觉性。此外,还应让幼儿了解各种角色的责任,如交通警察、医生、服务员等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责任,使幼儿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许多富有责任感的人们付出的劳动。通过各项活动让幼儿意识到应该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自觉性。
  独生子女一般比较任性、自私、不合群,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生存空间,合作性必须从小加以培养。由于幼儿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不会从集体的角度去约束自我,因此,对入小学前的幼儿着重培养其规则意识,使幼儿真正意识到:生活在集体当中,就必须遵守集体的规则。为此,教师可以经常有意识组织幼儿玩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转变为一种心理需要,使遵守规则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在“可变的圆圈”竞赛游戏中,把幼儿分成两队,严格按指令做动作,比一比哪一队能更好地遵守规则。游戏中,幼儿为了取胜,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小组中无论谁违反了规则,大家都为之惋惜。通过游戏,使幼儿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大家的利益,感受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三、 培养相应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
  1.能力是幼儿入小学后能否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条件
  入小学后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听清、理解、记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就非常重要。首先,幼儿只有在听(下转第16页)(上接第19页)懂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在一日的教学活动中,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环境,让幼儿学习听懂老师的话。如“把黄花插在红色的花瓶里”、“把红花插在黄色的花瓶里”等等。这些活动能让幼儿接受一项任务时,必须听清要求是什么?自己完成什么?这样反复练习后,幼儿在对别的事情反应也会特别快。针对幼儿短时记忆优于长时记忆的特点,教师可有意识的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如“明天带有关夏天的图片来幼儿园”、“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上带来给老师“等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再此,要教育幼儿重视完成任务的技巧,让幼儿懂的同一件事情,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做事要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为最佳方法,以至于养成有意识积累最佳经验的习惯。如值日生发幼儿用书,一组一组发下去就比一个一个点名发的快。通过这种训练为幼儿入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办事高效率的意识。
  2.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点,因此要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独立完成任务
  老师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如让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午睡后自己按顺序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饭后自己收拾碗、勺,自己整理学习用具,玩完玩具后自己收拾等。通过每月一次的穿衣服比赛、整理学习用具、整理床铺比赛,自始自终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积极争取家长合作,共同注重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是训练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最好方法,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育儿经验,配合班内工作,指导家长在家不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只有“家”“园”密切配合与共同重视,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在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不是让幼儿被动地适应,而是促进幼儿身心向前发展,增强个性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是让幼儿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也就是说,在教育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上小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儿衔接”中我们应重视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考翠萍:《浅谈幼儿人格的优化塑造》
  [3]《学前教育研究》

 

  • 【发布时间】2015/4/17 16:02:44
  • 【点击频次】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