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 韦美元 周克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广西宜州市第三小学 韦美元 周克平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可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数学教育永恒的追求。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弘扬人的主体为宗旨,将体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导学案的编写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有效的学生学习方式应该是开放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并应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导学案编写中,第一坏节知识链接部分,(我会通分:2/5和1/4    3/10 和3/4),学生通过复习通分,而且会利用通分去解决下面遇到的问题,第二环节:自学课本110页、111页例1,把例1补充完整,并完成探究题:1.认真观察110页的图画,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中共占几分之几?(提示:计算时,先观察算式与学过的分数计算有什么不同?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3.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4.通过以上计算,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通过自学、独学、群学,完成探究题,这个环节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让学生尝试进行解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展示时,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如有的说先化成小数再计算后根据题目要求在化成分数,有的运用通分,学生对学生的解决方法提出质疑、解疑、补充,学生的见解中同中有异,在沟通与交流中从而得出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独学、对学、群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以知识为中心,交往与合作的品质和能力本身应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目的。”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独学是学生根据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自主去学习相关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把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在组内对子合作学习,互相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合作学习,共同交流找办法解决组内存在的问题。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 展示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凸显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一种活动,我们把数学看作一种活动,并把数学学习看作有指导的再创造,与传统的教学比较起来,教学重点从教学结果转向了教学过程。”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校长谈创新”时指出:“在学生获得知识中,有50%是在交流中从学生那里学来的。”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展示时“3/5+4/7=7/12,7/10—3/5=4/5……”学生在展示时,是利用通分计算出正确的答案,而后判断对错,这时有的组补充,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判断也就是“7/12-4/7”如果等于3/5就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关系,例如减法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减数看等不等于被减数,或是用和减加数看等不等于另一个加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到了验算的方法,但在组长总结此题判断的方法时,除了提到这两种方法还说到第三种方法是像“7/10—3/5=4/5”,第一个数分母是10减去第二个数分母是5的不可能得到分母是5的,我等了一会看下面的同学有没有异议,眼看就要到下一个组展示了,我作为教师提出了质疑“我认真听了组长的总结,我对第三种方法有质疑,我不认同第三种方法”,学生看着我,我接着一边说一边在展示的黑板上动笔改数字“我把7/10—3/5=4/5此题中改成8/10—3/5结果是多少呢?”学生纷纷动手算,结果得2/10,约分后得1/5,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第三种方法判断是不对的,不能用此种方法。接着展示的解决问题时,列式:1/4+3/8+3/10=
10/40+15/40+12/40=37/40,学生在讲解时后,其他组的成员就有质疑:“4、8、10通分时,我用的是短除法,算出的最小公倍数是80,不是40呀”又有的学生提出“我用列举法确实得40呀”。这时学生在展示黑板用短除法计算,到了余数是2、4、5时就完了,学生说是80呀,这时作为教师我举手补充(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指着学生的板书说“如果求的是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求最小公倍数要除到两两互质为止,这里谁和谁还有公因数?”学生接着往下除2,这时余数是1、2、5,最后得出4、8、10的最小公倍数是40。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老师只是在“不启,不懂,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把讲解的主动权、思考的主动权、评价的主动权等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15/4/17 16:17:44
  • 【点击频次】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