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作者】 韩富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上官小学 韩富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认知体验。然而实际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情境创设而创设,只注重形式,走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致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失去了新异性和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案例1:到底学什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2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到了,爸爸妈妈带你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
  学生表现特别兴奋,这个情节可以说收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后面的过程就有些走偏了。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游乐项目?门票贵不贵?
  此刻,课堂如同炸开了锅,学生们兴高采烈、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发言。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学生却还不知要学习什么。
  分析:我们都知道这个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解决“退位减”的问题,教材中设计的游乐项目的情节,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教师在这里却花费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会对后面解决重难点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吗?况且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了对玩乐的幸福体验的回味中,这样的情境显然是不恰当的,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策:有时候简单有效才是真。直奔主题,同样能创设有效的情境。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热闹和某种形式而把简单的东西人为地搞复杂了。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二、情境创设脱离实际生活
  案例2:“乘法分配律”教学时,教师虚拟情境:爷爷去集市买肉,得知瘦肉14元一斤,肥肉12元一斤,蹄膀12.5元一斤。爷爷准备买一只蹄膀和一些瘦肉、肥肉,但要把瘦肉和肥肉的钱分开算。事后爷爷觉得亏了。他到底亏了没有?
  分析:乍看这一教学情境,用它虚拟性提出了乘法分配律的问题,为抽象的计算教学增添了几分生气。但是细加琢磨,却不难发现这一情境的不足之处。小学生本来对瘦肉、肥肉、蹄膀等生活熟语就比较陌生,再加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模糊,有歧义,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老师想干什么?
  对策:《标准》在“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应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有价值、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具体包括以下几类:①熟悉的,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等等。②生动有趣的故事。③学生关注较高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件。④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兴趣的材料。
  三、情境创设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
  案例3: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奥特曼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奥特曼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奥特曼头像+例题,再次是奥特曼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奥特曼头像+总结。
  分析: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奥特曼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可言?本来有趣的奥特曼出现在这样一种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魅力。
  对策: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四、情境创设滥用多媒体
  案例4: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
  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而恰到好处地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在课堂上明明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完成的,却被多媒体的模拟演示所代替。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莫因依赖多媒体而使学生失掉亲身体验的机会。?
  对策:动手操作是思维的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既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己亲自动手,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定会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定会得到提高。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课堂教学就是数学情境得以展开的舞台,具体要创设什么样的数学情境,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来定。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始就能够集中精神从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由此可见,教师需走出情境误区,学会创设具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开启心智,真正发挥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5/4/17 16:41:52
  • 【点击频次】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