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曲式结构浅析

 

【作者】 王 冕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曲式结构浅析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王 冕

 

  【摘 要】 著名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毕生创作音乐作品无数,体裁丰富多样。本文选其作品《八月——收获》一曲,对此曲音乐曲体做以浅析。试图分析其音乐创作手法,感知其西方音乐文化之魅力。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曲式结构

  该曲的曲式结构为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主调为b和声小调。

 

 

 

 


  一、首部。(旋律热烈、奔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展现出农民欢天喜地迎丰收的场面,具有谐谑曲的体裁特征,以引申型三段式写成)
  1.第一乐段(第1小节—第16小节)是个复乐段。乐曲的第一个主题(第1小节—第8小节)是两句方整型的对比式乐段,调性单一,为b和声小调,是贯穿全曲的主题,作为乐曲的呈示段,和声进行较稳定,和声节奏也是比较急促而紧密的。
  第一乐句的织体比较有趣:在节奏律动的主持续音上出现从b小调的主音八度下行级进的一连串平行六和弦进行。
  第二乐句旋律换至低音声部,且由两次相同的终止式连缀而成(重属增六—属七—主)。这一乐句与第一乐句形成的明确对比,主要是通过旋律声部音区的转换、句法结构以及和声运用的转换这三方面。
  这个主要主题生动活泼、诙谐奔放,为首部谐谑曲音乐体裁营造了动感十足的器乐曲基调。而后的(第9小节—第16小节)运用改变和声终止式(第15小节—第16小节往主调的属方向离调)的方式变化重复第一乐段。这个复乐段的开放终止为第二段的发展敞开了思绪。
  2.第二乐段(第17小节—第36小节)是个引申型中段,可分成三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第17小节—第24小节)在规模上相当于乐段的8小节,由两个呈模进关系的乐句连缀。
  第一乐句(第17小节—第20小节)开头的两小节与第一乐段并行进入,而后通过向e和声小调Ⅱ7的持续转向第一次终止(在e和声小调上)。这个乐句具有明显的材料引申、调性转换和打破原有节奏律动的特点,是音乐发展的开始。
  第二乐句(第21小节—第24小节)是第一乐句上纯四度方向的严格模进,调性从e和声小调转向a和声小调;
  ⑵第二阶段(第25小节—第32小节)是材料与句法进一步浓缩,并通过持续向上模进的方式迅速到达高潮的积累过程,调性经过a-C-e-G-b,最后停在b和声小调的Ⅲ级增三和弦上;
  ⑶第三阶段(第33小节—第36小节)是高潮的持续带连接,运用和弦的持续与声部在不同音区的转换,弱化了旋律线条,凸显出回归主调属方向的和声功能。第二段中前两个阶段是音乐引申发展的主体部分,调性不断运动,句法上呈对称且等比的分裂方式。(谱例如下)

 

 


  3.再现段(第37小节—第67小节)由于中段聚集了较大的发展动力而通过结构内部与外部的延伸取得相对平衡的发展,即变化再现。(第37小节—第44小节)完全再现(第1小节—第8小节)。(第45小节—第58小节)是与原主题后变化重复的结构相称,但材料、句法与和声均得到充分发展的扩充阶段(结构内部的延伸),于第58 小节收拢终止于主调b和声小调。(第59小节—第67小节)是结构外的补充,充分地强调并完结首部中生动、诙谐的律动,使其自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
  二、三声中部。与首部形成情绪上、体裁上的对比,变繁忙而生机勃勃的劳作场景为如歌而悠然舒心的抒情画面。结构上仍然是引申型中段且变化再现的三段曲式。调中心换到主调的平行大调D大调,运用合唱式的音乐织体,旋律在不同声部交叉呼应。
  1.第一乐段(第68小节—第83小节)是个方整的两句式乐段,开放终止在D大调的属方向。
  第一乐句(第68小节—第75小节)由下行级进而后叹息式音调构成的四个等长的乐节连缀而成,勾勒出一派农忙后浑身汗水却满心喜悦的闲暇景象。

 

 


  第二乐句(第76小节—第83小节)旋律换到次中音声部且改变方向级进上扬至开放终止。
  2.第二乐段(第84小节—第99小节)是个引申型中段,截选了中部主题靠后(第72小节—第73小节)的音调作为模进音组的原型,以连续上二度的步伐在高音与次中音声部作呼应式的转调模进处理,使得音乐在一浪高过一浪、节节攀升的过程中渐入整曲的第二次高潮(第94小节—第95小节),而后音乐快速回落。
  3.第三乐段(第100小节—第115小节)是个变化再现段,第二句收拢终止在D大调上。
  三、属准备。连接兼再现前的准备(第116小节—第129小节)沿用中部的下行级进与叹息式音调构成的乐节,在主调b和声小调的属长音持续背景上逐渐分裂至一小节的律动,为再现部的调回归作足准备。
  四、再现部。是首部的原样重复,静止再现的处理手法,最后多出主和弦的三次柱式强奏,加强了全曲的终止感。
  作品的创作特点:
  1、各乐部中单主题的发展主要通过转调模进与分裂句法相结合,使各乐部均有一次高潮的积累;
  2、这首乐曲的中部与两端部分界限清晰,结构均相对独立完整且对比明确,引入体裁对比,而与“传统的”三声中部“显示出不同,但中部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结构与稳定的陈述方式,呈示型中部类型;
  3、几处附属结构音乐片段的写作不但满足了结构的均衡,同时,把情绪的发展与衔接做得充分而妥帖,使听者得到一次酣畅淋漓的尽情体验。
  通过浅析此曲的曲体结构,可感知柴可夫斯基作品音乐创作中的细腻与严谨,体验出欧洲音乐作品的魅力及文化素养的高深。
  参考文献:
  [1]高为杰 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
  [2]吴自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7
  [3]修海林 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 【发布时间】2015/5/18 10:36:03
  • 【点击频次】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