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作者】 关 晶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集贤中学 关 晶

 

  【摘 要】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当前农村语文教师长期思考和困惑的问题。该文简要的分析了当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困惑;策略

  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头痛的部分,存在阅读教学的质量差、学生的阅读能力低等问题。而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语感;能够初步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借助阅读工具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那么,如何改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指明了方向。
  从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一是试题中限制了纯知识识记能力方面的考查;二是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占了很大的比重。从考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这类试题是能真实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于考试试卷中;三是试题注重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般分值都不低于30%。然而,与任何改革的进程一样,平衡总是相对的。我们必须看到,在较大一部分初中学校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
  2、肢解教材式:在农村初中,因受信息及条件的限制,很多中老年老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而是用一大堆字词句篇章的枯燥、烦琐的分析来僵死学生的灵性,使他们背了一大堆标签式的“知识”,自己仍然不会读。
  3、考点练习式:现在的农村中学较多地运用这种教学。他们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想像、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练习无休无止,机械乏味,而且常常错误百出。用这种常常错误百出的练习方式训练学生,扼杀了学生的思考,无异于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无怪乎出现: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最讨厌上的课是语文课。
  课堂阅读教学是如此,课外阅读教学就更加悲惨了!
  4、学生阅读量少。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据调查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人数微乎其微,读过鲁迅、冰心现代作品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外国作品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高尔基的《童年》了。大部分学生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优秀作文选》而已。尽管大家都明白:“多读多写”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但由于条件有限,很多老师也只能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盗版的武侠小说,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小说,就可能放入他们的书包,这当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二、提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产生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复杂:有的是对教材作用的错误认识;有的是对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应试的困惑;也有的是受办学条件或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但是,面对扑面而来的“强调开放,鼓励创新”的语文考试改革,我们这些仍以传统考试模式训练为主的语文教师应当自问:“狼”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我想,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是否应趁“狼”尚未到来之际,未雨绸缪,改革语文的阅读教学。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不断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杂志、报纸、文学作品等。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而且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寻找适合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及时推荐,以免学生不择而食。
  (二)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教师在抓紧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找自己的乐趣,绝对没有带着别人指定的“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这一作业去读《三国演义》的,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让学生放开思想去自由地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渔”。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说明了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而教授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也远比让他们读懂一篇文章显得重要,因为只有将语文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实践阅读中逐渐形成阅读理解能力。语文阅读的“渔”有一般阅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和浏览发。
  1.一般阅读法。
  一般阅读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理解和阅读。首先是从文章的文体特征入手,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分析,从而抓住阅读的重点。如在进行《故乡》的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来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其次是总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入手,逐步培养学生从文中细微处入手,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讲述文章时,引导学生留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讲述文章时,引导学生留意文章中的细节或者某个动作、心里的用词,从而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时的深情、动作、语言,从而由此分析两人的性格和心理的差异,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关系。最后是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入手,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
  2.精读法和略读法。
  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阅读方法。
  (1)精读法。
  精读就是通过对文章进行细读、反复读,直到能够充分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并能从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精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一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二是指导学生借助参考工具,充分把握文章背景,以便能够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理解;三是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四是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圈点、标注、写读书笔记等。
  (2)略读法。
  略读可以说是精读的一中简要化的阅读方法,它略去了文章中的次要内容,迅速掌握文章大意,从而便于读者抓住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对学生多做粗读、泛读的训练。
  (3)浏览法。
  浏览是一种比较快读的阅读方法,分为了解式浏览和涉猎式浏览。了解式浏览是只需要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即可;涉猎式浏览则是在翻看一份杂志、一张报纸时,只通过浏览目录或标题去关注感兴趣的内容。
  (三)制定阅读计划。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目的明确的阅读计划的话,就会使阅读教学变的盲目,而且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转变观念,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如在接手一批新的学生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入学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阅读计划,在进入下一个年级时,应使学生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在每学期、每学年制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能使阅读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农村初中学生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缺乏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等,而不喜欢阅读,也很少有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一、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数量(每天阅读半小时或不少于4000字的阅读量);二、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习惯做摘记,养成阅读动笔的习惯;三、每周上一节阅读课,以组织摘记交流和互查,使学生相互督促,相互学习。
  总之,现在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课本知识将无法适应新课标语文的学习要求。因此,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在试试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农村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重视培养农村学生阅读能力。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要使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使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以及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学生对人的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戴双.通过读的训练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成才之路,2011.

 

  • 【发布时间】2015/5/18 11:00:42
  • 【点击频次】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