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孙红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孙红玲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人灿若星汉,诗作浩如烟海。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在古诗的世界里,忽而气势磅礴、雄浑激荡;忽而柔和细腻、委婉缠绵;忽而萧瑟苍凉、孤独寂寞;忽而忘情阡陌,韵味悠长。严肃与诙谐,生动与质朴,含蓄与明了,委婉与豪爽,直让人几经磐涅,荡气回肠。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作用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当时的人认为士大夫若不学习诗歌,踏入社会交际后,不会在适当的时机借诗言志,说话就没有说服力,由此可见诗歌的重要性。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一文谈到:“稍稍翻一翻历史书籍,我们就会发现:大师们无一例外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无一例外在他们的少年儿童时期诵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打下了宽厚的文化基础;他们大多在青年时期远渡重洋,到当时的发达国家接受了西方先进文明的熏陶,广读博览了大量的西方名著。由此可见,一个传统文化的根基,一个西方先进的文明,二者的嫁接,才造就了这样一批大思想家、大学者、大作家、大教育家。”
  二、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是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前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则极重视活动的作用,并撰文强调他的“活动中心论”。
  2、“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c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直接产物,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教学效能核定,否定教学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的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3、素质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摒弃那些死板的、机械的、低效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从而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与外部环境或情境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不断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从而建构起关于生活和世界的认知序列的。建构主义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问题,为现在教学理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心理学、教育学意义上的坚实基础。其中观点值得借鉴。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是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策略,是小学语文老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将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古诗词教学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接着从教案入手,加强对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然后以课堂为载体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分析归纳优化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活动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结构策略,最终目的是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科研水平、上课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老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近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
  四、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作为小学教师,要主动参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了70首,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看出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农村小学有不少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现代文教学而轻视古诗文教学,总认为古诗词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也有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教学中不考虑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精心备课,只是要求背诵,有时为了赶进度,教学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学生古诗掌握量寥寥,主要是课本中要求的几首;内容较单一,五绝为主;学生对古诗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日观察,归结一下,主要原因如下:
  1.一些教师自身就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古诗词的意识,平时对学习古诗词所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学校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迅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
  4.古诗词的内容比较深奥,字、词、句的意思不容易读懂。?有一些字不认识,句子的结构也比较复杂,诵读的困难较大。
  5.由于缺乏文学和历史知识,不了解诗人的生活简历及写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诗意,只会死记硬背,缺乏感情。由于不会运用,背过以后,当时能记住,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近几年,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各种好办法来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一些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小学古诗词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借鉴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探究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评价,提高古诗文的教学实效。
  五、古诗文教学策略的实际操作
  (一)打造古诗词课堂教学新模式。
  模式一:田园风光——让古诗词教学“历历在目”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我们的古诗词篇章中也不乏描写田园风光、乡土气息的佳作,如翁卷的《乡村四月》,王维的《过故人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等。在教学这类诗词时,可以以画的形式和农村山间田野的照片去丰富诗句的内容,一直关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引导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构造一副五彩斑斓,使古诗词更贴近学生生活,让诗中的景观“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模式二:乡土资源——让古诗词教学“情景合一”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如果说田园诗描写的是一幅画卷,那么有一类古诗词则是记录了一个场景。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记录的是儿童在油菜花中追逐蝴蝶的一个场景;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记录的是一个小孩子在学钓鱼的场景,高鼎的《村居》,记录的是儿童放风筝的一个场景......捉蝴蝶、钓鱼、放风筝,这些场景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是相当熟悉的,他们大多亲身经历过或是亲眼目睹过,教学这类古诗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打开回忆之门,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那情景或是指导学生扮演古诗词中的角色,然后对照诗文,穿越时空,去领悟千百年前,诗人笔下的那庆那景,做到情景合二为一。
  模式三:一诗五读——让古诗词教学“循序渐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这样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一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操作简单,化繁为简,层层剥析,学生可循序渐进融会贯通。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操作方法如下:一读,读准每一字。二读,读出一件事,诗人在做什么?夜晚,望月思乡。三读,读出一个人,《静夜思》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个深深的思念故乡的人。四读,读出一种情,为了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用了那些景物,怎样抒写了着一种情感?五读,读出一种味道,指导学生用特有的节奏、感情诵读全诗。最后一读,是总结、也是回忆,是体会、也是感悟,把自己对整首诗中的人、事、景、情融合在一起,读出自己对全诗的体味。
  模式四:多试比较——让古诗词教学“自主进行”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对古诗的教学,启发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歌,开展佳词绝句欣赏会与读书笔记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学的古诗真正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古诗词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这几年比较流行,这种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教学送别诗、爱过诗、景物诗、等分类诗时,我们将采用这一模式。
  (二)营造古诗词课外阅读新氛围
  本课题的提出与申报得到了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配合本课题的开展我校专门出台了与本课题相关配套的与古诗词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在全校范围举行,打造古典诗词校园。
  1、古诗词朗诵比赛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朗诵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著名学者叶嘉莹也说:“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学生盲目的自己读是没有进步的,我们每天安排二十分钟时间由教师进行专门指导,称为古诗词二十分。朗诵比赛人人参与,在班级中选优胜者参与全校比赛,既能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诵水平,又能锻炼农村孩子的胆量和表现力,一举两得。
  2、古诗词故事会
  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或动人或悲伤或感人或心酸的故事,如李白的《赠汪伦》,隐藏着李白与汪伦相交相知的故事......了解这些故事可以更好的理解是个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召开古诗词故事会,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首诗,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撰写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走进诗人,走进诗词。
  3、古诗词书画展
  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我们的学生中也不乏“藏龙卧虎”者,他们中有小画家,也有效书法家,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选择时机创作古诗词书画,并在学校走廊、橱窗等地展出,让整个学校化为一个古诗词的大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热爱上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古诗词。
  六、研究反思
  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涉及的方面颇多,它要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同时它还受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古诗词的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古诗文的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和检验。本课题的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学一线的老师的注意,让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教学研究的园地中更灿烂地绽放。
  参考文献:
  [1]包南麟等编《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山西教育报刊社主办《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6月总286期),山西教育报刊社。
  [4]戴宝云主编《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5/6/3 19:50:45
  • 【点击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