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用赞美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林 成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用赞美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苏立小学 林 成

 

  【摘 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一天,我们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向上、充满朝气,并且具有巨大可塑性的孩子,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都希望能够得到来自各方的鼓励和赏识。然而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脆弱的,经不起狂风暴雨式的摧残。在不伤害学生的心灵,不影响孩子的性格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应尽可能给予学生多一点赞美。在成绩面前,赞美中要有鼓励,在错误面前,批评中也要带着赏识。让学生在赞美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 教育;赞美;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听到同事这样那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也太没良心了,!不管你怎样辛辛苦苦,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非但得不到感激,有时还敢当面顶撞,背后臭骂。真的是学生难教,还是我们教育者没有用对方法呢?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述了教育与学生行为的关系: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学生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学生生活在赞美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抬高自身的价值。由此看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待学生,教师要善于赞美学生。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学生没有表现出教师期许达到的目的时,教师不应该急于否定,更不应该说出:“真是比猪还蠢!”、“脑子有病”、“笨蛋”、“垃圾”诸如此类打击学生自信的冷言冷语。
  一位日本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发现有个孩子画了个方苹果,于是就蹲下身子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说:“我看见爸爸买回家的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就摔坏了,我想如果是方形的,那该多好啊!”听完孩子的话,教师立即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而要耐心的倾听。也许,你的一句欣赏,就点燃了孩子心中创新的灯光。
  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在一节二年级的说话课上,我让学生说说“长大了干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要当警察捉小偷,有的说要当医生治病救人,还有的说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等等。我都高兴地表扬他们勇敢有志气。这时,班里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小男生举手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爸爸。当爸爸我要对妈妈好!”这个理想出乎大家的意料,其他孩子一听,都哄然大笑起来。我也不由一愣:这么小的年纪,也太早熟了吧!但看到他在同学们的笑声中那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的样子,也为了不打击他好不容易举手回答的积极性,我制止了学生的哄笑,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微笑着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男子汉,老师为你妈妈感到高兴。相信你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爸爸。”继而对同学们说:“我们为李全同学能踊跃回答鼓掌,希望李全同学以后在课堂上也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从他在掌声中投向我的那带着泪花的感激目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信赖。课后,我了解到,李全同学的爸爸脾气暴躁,还经常喝酒,一喝醉就打骂他的妈妈。我庆幸,我给他播撒的是含着爱的希望种子,没有让他那颗纯真善良和充满爱的童心雪上加霜。
  可见,我们教师都应该具备一颗童心,不能以成人的,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要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表达。无论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离题”,荒唐或出人意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理解和鼓励和赞美。
  那么,是不是教育就不需要批评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于犯了错的学生,教育批评是必要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就要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要用循循善诱的话语,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尽量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学生乐于接受,其才能知错,认错,改错。千万不可使用粗暴的训斥或体罚,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灵,使他们无地自容,从而产生逆反的心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批评一位打同学的男学生时,发现他早已经在办公室前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同学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接着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咱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所以,批评如果能与赏识教育互相融合、渗透,从犯了错的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正扬侧批,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赞扬与鼓励,实际是给他肯定,给予他一种成就感,因此,他获得了一种向上的动力,将会全力以赴地贴近老师的期望,不断进步和成长,为的是不辜负那份赞扬和鼓励,这就是赞扬的效应。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不伤害学生的心灵,不影响孩子的性格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应尽可能给予学生多一点赞美。在成绩面前,赞美中要有鼓励,在错误面前,批评中也要带着赏识,让他们在赞美的环境中舒枝展叶、健康茁壮的成长!

 

  • 【发布时间】2015/6/3 20:20:16
  • 【点击频次】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