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效课堂”学生是主角

 

【作者】 肖远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效课堂”学生是主角

 

湖北省仙桃市第二中学 肖远超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侧重教师讲解,题海战术,教学目标同一,忽视生学的个体差异。长此以往,老师越讲越明白,学生越学越糊涂,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个体参与度低。我校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一——展示点评——教师讲解——自我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形式,经过老师们的不断探索、努力实践。逐渐形成了深受学生喜欢的一套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
  课前老师为学生编写适合本班学情的导学案,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细读教材,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初步形成知识框架,掌握自学能完成的内容,并做好给其他同学讲解点评的准备,对于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并做好标记。这种方法不同以往的预习,导学案上明确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应该学会的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为了能给其他学生讲解好,点评好,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就会认真看书独立思考,尽全力去弄懂每一个问题,学习就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合作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里,学会了一部分知识,有了收获,但也有疑问。这时,他们一定会迫不及待的想在下一环节中弄清楚自己的疑问,近而,就自然的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组内一对一的概括教材所讲内容,并把学会的讲给对方听;有错马上更正;有不同观点的,先组内讨论,再把不能形成共识的问题上交到全班研讨,这样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紧接着,由小组内学科组长引导组员,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条理化,以便下一环节在班内展示点评,这个环节达到了组内互相检验,互相学习的目的。每一个学生总会努力展现自我,说服别人,通过合作学习,既展示了个人才华,又体现了合作精神。
  三、展示点评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再结合大家平时成绩、各组提出问题的难度、学生表达书写等方面的情况,将点评展示任务分给不同的同学,领到问题的同学要对该问题进行点评,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点评的方式有:演板展示,站在讲台上向全班讲解或演示实验,或用多媒体给予说明,或用表演的方式展现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等等。展示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视情引导其他学生向展示的学生发问,使更多的同学能弄清相关问题;对某些问题点评深度不够的,老师也可以直接发问,把学习的“战火”点起来,营造全班同学参与研讨的良好局面,许多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落实。
  四、教师讲解
  在点评阶段,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问题,在心中想好自已讲解时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白。虽然学生对问题点评的深度、难度,有时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有的问题可能全班学生都不会回答,这时,就到了教师讲解的最好时时机,有的问题是备课时已经估计到的,可以按照备课时的设计去讲解;有的问题是老师课前没想到的,这就要求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一道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我们反对一节课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也不赞成一切都让学生去完成、老师袖手旁观的课堂。教师要在学生需要时讲,一节课中要有点“睛”之笔。这个环节最能反应教师的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水平。
  五、自我检测
  检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检测内容是备课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经过反复讨论确定的,数量由备课组控制,不能太多,不能简单重复,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达到教学要求。检测一般分为课内检测、课后检测、阶段检测三种。课内检测是课内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检验当堂学习效果,让学生能知道自己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考得好的同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考得差点的同学也会奋起直追,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课后检测是为了巩固复习课堂知识,是课堂学习进一步延伸,也是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阶段检测是综合检验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全面深人的掌握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中发现: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二是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学习”;由“不会学习”到“会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三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四是课堂教学效果明显高效。可见,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真主角。

 

  • 【发布时间】2015/6/3 21:33:00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