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案例

 

【作者】 张晓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案例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张晓波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比比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和使用素材时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谨以“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阐述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运用。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准备:在家查找收集以下方面的资料(1)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2)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4) 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播放视频“无盐的结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
  (二)、展示介绍、熟悉盐类
  问题过渡,顺势介绍一些常见的盐,欣赏晶体之美,体会亚硝酸钠有毒,了解食盐的分布和生产,与导入呼应。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理解盐与食盐的区别。
  (三)、交流表达,体验用途
  让学生分组交流收集到的实物和资料,教师展示图片 (常见盐的用途)、播放视频(食盐的妙用)。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了解常见盐的用途,体会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1、让学生回顾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再比较它与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组成,推测能否与酸反应,引发猜想,进入探究。
  2、让学生设计装置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3、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书写方程式,讨论问题,思考得出“含有CO32—或HCO3—的盐能与酸反应放出CO2。
  4、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让学生解释“蒸馒头时加碱可以更松软可口”和“喝葡萄酒要加苏打水”。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巩固碳酸盐的性质。
  (六)、拓展视野,陶冶情怀
  让学生阅读候德榜事迹,欣赏 “野人洞”风景图片,了解“石笋、钟乳石的形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
  (七)、反思总结,形成体系
  让学生反思学会了……,收获了……。
  设计反思:
  新课标倡导“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设计时在这上面有所体现,但限于水平和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敬请指正。

 

  • 【发布时间】2015/6/3 21:53:01
  • 【点击频次】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