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王美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初级中学 王美玲

 

  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情感教育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必须伴随着情感教育,引领学生挖掘深蕴其中的感情因子往往能使教学思路更开阔,教育基调更健康,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是不完善的,课堂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因此,激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就成为弘扬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呢?
  一、创设情境导入,启动情感之门
  初中语文教学,导入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导入方式是一节课成功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在设计图片、音像等导入方式之外,应该具备以凝练的语言创设情景的功夫,在导入环节中创设情景,可以奠定教学的感情基础,营造一种情感浓厚的教学氛围,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的感情体验,以情动情,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所以,合理的导入方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节课效果如何,成功与否。比如《背影》一文,我们都熟悉朱自清是散文大师,可他年轻求学时父亲送别时的那件小事学生并不熟悉,就像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被忽略一样。充分激活学生现有的生活情感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调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情感,及对课文的阅读欲望,这是传统的释词讲析所难以达到的。
  二、情感切入,同化飞升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特殊时期,思想丰富,而价值观又未定型,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情感不稳定,既能很快激动,也容易冷漠下来。每一位学生心灵都是一方净土,教师播什么种,就会出什么苗,结什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殊性,找到渗透情感的切入点,架设学生对外情感交流的桥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唤起情感的投入,完成情感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比如《风筝》中“我”和弟弟间的冲突与误解,且不谈兄弟之间,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父代与子代之间这种误解又何尝少呢?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于“我”对弟弟这种理解与同情的基础上,会更好地体验与领会在误解与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亲情,也能很好地感受父母对自己寄寓的深情,就不至于在生活中难以理解父母爱的特殊。
  三、披文入情,激发引导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句话,身份不同,语气有异,表达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教师在一言一行上对学生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语言应当深加工,精组织,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牢牢抓住情感这一环节,发掘情感因素,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冲动,让课文的语言和形象燃起学生亢奋的情感火苗,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因素。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对“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我们仅仅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阿长”就是一个保姆,一个甚至只会带孩子,不会哄孩子开心,愚昧无知的保姆。而如果跨越时空去思考,在那个年代,那种景况之下,这个保姆合格吗?她对我的感情又如何呢?除了睡觉时“大”字的睡姿是无法选择的,难道她对“我”又有什么恶意吗?学生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自然会想到,原来“阿长”像现在的父母一样,虽然爱唠叨,可那是一门心思想当好这个保姆,甚至想取代“我”亲娘在“我”心中的地位,她没有错呀!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同学把“长妈妈”作为一个既可怜又可悲的笑料保姆,更凸显了鲁迅对她情真意切的怀念。
  四、言传身教,以情激情
  教育界一直有这么两句话,一是“身教重于言教”,一是“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越来越困难,如何把学生教育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情感得到良好教育、熏陶,成为每一位家长、教师需要深思的话题,而教师除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之外,言传身教是离不开的,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提升,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的影响,所以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语文教师尤其在情商上需要升华,更要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感奋的素质及能力,从语言、语调到神情姿态都要表现出一种兴奋的激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出师表》这样的古文时,很多学生可能无法领会诸葛亮当时的心境,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篇“表”来读,就失去了情感感染。所以,在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的同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身处地去感受诸葛亮的处境,情真意切地进行范读、讲解课文,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会跃然而出,学生再辩证地去评价诸葛亮的“忠”,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五、联系生活,全面开花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的获得如果仅靠书本那几篇文章,显然是不足的,而且文学来源于生活,切不可脱离生活寻求无源之水。虽然如此,可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为了完成教学、学习任务,只是就知识论知识,很少联系生活实际,以至于知识的获得过程索然无味,即使获得了知识,也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如果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更易于接受所学知识,知识量会更大更广,情感熏陶会更深。《散步》实际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事,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可作者却能从生活的另一个视角出发,独出心裁地表现一家人浓浓的爱意,教师在此时要适时点拨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情难道只有“散步”?学生就会举出各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尤其是爱着自己而被自己忽略的小事,感受社会及家长赋予自己的爱。
  总之,情感教学要始终伴随语文教学,二者要成为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朋友,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发布时间】2015/6/24 11:29:39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