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史证教育”视野下的问题探究摭谈

 

【作者】 周计松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史证教育”视野下的问题探究摭谈

 

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初级中学 周计松

 

  以培养求真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戏说历史泛滥的今天,坚守“求真”的历史教学底线显得尤其重要。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不同,历史课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主要渗透在历史评价、历史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探究等学习过程中,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相结合。可以说,历史课程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教育的核心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史证教育。
  历史带有极强的过去性,学习者很难亲历,只能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这是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史证意识”的核心所在。在“史证教育”的视野下看历史问题的探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四个环节。
  一、围绕问题收集史料
  问题探究的第一步是收集史料。笔者曾组织以“国共合作抗日记者招待会”为主题的活动课,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史料重现历史,结果学生不仅收集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央军委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1937年8月25日)、《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第二次谈话会上讲演)、《对中共宣言的谈话》(蒋介石1937年9月23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声明》(1937年7月12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年8月14日)等原始史料,也收集了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记者招待会中重构了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面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游谈无根”的弊端。大体而言,收集史料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结合时间特征。不同时代的问题有不同的史料。对多数问题而言,文献是最基本的史料来源:上古时期的历史问题,考古资料比较重要;近代以来的许多问题不仅有官方文书,还有大量报纸、日记、书信、电报、照片、录音和录像等原始史料;现代史上很多问题则还可以运用口述史料
  (2)逐类搜集史料。探究主题的时间确定后,要逐类考虑有哪些史料可供选择:文献史料有哪些?实物和文物史料有没有?有没有反映该主题的传说、小说史料?是不是可以使用口述史料?
  (3)了解研究渊源。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本主题前人做了哪些研究,并从中了解:这些研究都运用了哪些史料?
  (4)咨询专家学者。对于没有头绪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甚至向专业研究人员请教。
  二、针对问题解读史料
  收集史料的工作完成后,要针对问题对这些史料进行解读。史料的解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史料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史料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如前引2007年广东高考卷中的试题,引用了《明会典》的相关规定和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的统计资料: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这两则材料前者是明朝的典章制度,反映明代官方对妇女改嫁问题的态度,后者是历史统计数据,而统计数据来自《唐书》等官修正史,代表了历代官方在“烈女”问题上的态度。因此,这两则材料都不能直接说明“明代妇女的婚姻观”。分析记载者的立场、态度和利益关系,是解读史料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2)结合问题的背景。对史料的正确解读离不开史料反映的时代背景,如大跃进时期许多报纸上有一些浮夸的报道,既不能用它来说明当时的粮食生产水平,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这些报纸的史料价值。笔者曾经命制过如下试题:
  某人根据一份20世纪50年代的旧报纸上一则“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得出结论:近五十年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处于衰退之中。你觉得他的错误结论是由于
  A.把后人伪造的报纸当成史实B.没有发现报纸的印刷错误
  c.把没有史料价值的报纸作为判断依据D.未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史料
  答案:D。
  这一例子典型地说明了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史料的重要性。
  (3)获取史料的信息。获取信息的关键是全面认识史料,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既能反映当时的青铜铸造水平,也能反映当时艺术观念,还能反映当时的礼仪制度或生产状况。文言文献的含义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必须要多查多看,了解相关的典章制度、文字训诂等背景知识。
  三、根据史料论证问题
  在收集史料和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就可以依据史料对探讨的历史问题进行论证。运用史料论证问题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1)史料的针对性。即论证某一历史结论的史料必须是针对所讨论的主题。上引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卷26题也存在史料针对性方面的偏差:《明会典》中的规定和《中国婚姻家庭史》中来自官修正史的统计数据只能证明政府倡导寡妇守节的社会舆论,不能反映明朝普通妇女的婚姻观。
  (2)史料的充分性。史证的充分性实质上是历史论证中的逻辑问题。一般而言,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几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史证教育中要教育学生从这三种类型的关系去分析史证,强调证据的充分性。
  判断史料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对结论进行分解,重视史证中的充分性应该坚持“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还要牢记“说有易,说无难”的史学训诫。
  (3)史证的全面性。很多历史问题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种相反结论都能找到相应的史料,处理这种问题的科学态度是正视这种矛盾,不能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就引用,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就视而不见,注意史证的全面性,力戒抽样作证,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证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这不仅是一种学术襟怀,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依托史料重现历史
  上述三个环节后史证的过程已基本完成,但有时候还要依托史料重现历史,这有助于学生在“神人”历史中获得历史思维的“快感”。前一段时间,对“虚拟史料”“人造史料”有很多争议。笔者以为,“史料”绝不能“人造”和“虚拟”,但可以也应该尽量运用“可靠的史料”重现历史。不能用“二毛”的故事来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但可以让学生根据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去构建“二毛”的故事,再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辨析故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 【发布时间】2015/6/24 17:09:19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