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研究

 

【作者】 刘海燕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研究

 

新疆昭苏县奇格尔合幼儿园 刘海燕

 

  【摘 要】 我们应该把教学目标和目标教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设计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教学目标;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一、改革传统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1987年,我们在全面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改革传统教学目标的研究。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基本上是建立在认知领域的基础上,它注重的只是人的智能开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动作技能培养目标的构建。为了使“全面育人”的方针落到实处,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全面的教学目标体系,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其动作技能和健康的情感。通过学习,我们认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依据,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小学语文教学的所有目标都可以归入这三个领域之中。  
  二、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水平逐一对应起来,通过学生在各阶段学习水平的情况来推断学生能力的高低,制定出全面的教学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体现了能力的渐进性,把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全部行为从实质上分析出能力参与的情况,并通过目标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由低到高或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然而要科学地制定出这个教学目标体系,还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对不同的学习水平层次作出明确的界定;二是要把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界定与具体的学习行为结合在一起。  
  三、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运行机制和整体原理
  多年的实践证明,目标教学的导向性、激励性和调控性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成效是显著的。主要反映在有助于全面完成教育任务,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并为教育督导提供了评价的标准等等。
  1、目标教学的运行机制。
  教学目标在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补救功能和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教学过程起到了有效控制,克服了因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换句话说,目标教学之所以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与认识和把握好教学目标的机制。目标教学机制体现在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机联系上,体现在目标的导向,按目标备课、上课,依据目标及时反馈、矫正、检测、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相互联系上,使目标的调控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
  教学实践证明,“三个领域”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认知活动必然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情感因素的积极参与必然会对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比如学生在注意力集中或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必然会促成认知智能领域目标的到达。反之,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它,才会产生更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中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也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本体之外的。这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动作技能,都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可缺的,这些动作技能的检测,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它的训练,也是蕴含在语文教学之中的。学生具有熟练的语文动作技能,无疑对达成“认知智能”、“情感品德”目标都有促进作用。比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默读技能,就能较快地了解课文内容;具有较熟练的朗读技能,就能较好地在朗读中表达出思想感情。反之,“认知智能”和“情感品德”目标的达成,又能促成“动作技能”目标的到达,比如学生只有理解了句意,听写句子时才能写得又快又正确;只有准确地体会到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地把握语气、运用朗读技巧。
  因此,我们在落实“三个领域”的目标时,一定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设计达标措施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三个领域”全面育人的整体功能。
  2、注意发挥目标教学的整体效能。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按三个领域的不同层次逐条分列出来的,旨在帮助师生清楚的把握各个领域应达到的要求,针对性强的开展教学活动,使各个领域的目标得以落实,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处理好各领域目标之间关系,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整体效能。目标教学是达标教学而不是“答”标教学。不能以简单的答题方式进行教学。  
  语文目标教学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目标明确具体、达标措施落实的同时,还要声情并茂、浑然天成。既要体现目标教学的特点,又要保持语文教学固有的个性。力求做到:
  (1)出示目标,明确自然。
  出示目标的时机与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可以预习时示标、课前示标、课中逐条示标和课后小结时示标,示标可采取明式,也可采取变式和暗式。每种出示目标的时机和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采用何种时机和方式示标,一定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来考虑,既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又要使目标的出示与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自然和谐。
  (2)达标措施,具体落实。
  达标措施与教学目标有对应关系,为此,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但这种对应关系不限于一一对应。一条目标,可以有一条措施保证其达成,也可以有几条措施保证其达成;一条措施可以达成一条目标,也可以达成几条目标。这种对应关系就决定了不能以一条条孤立的目标去机械地制定达标措施,而必须从教学的整体出发。首先,要从课时的容量、目标的层次、达标的步骤等来对课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课时的既有原课目标,又有经过再分解的课目标。这是因为有些课目标在一课时内难以达成,就可再分解为几条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其逐步达成。目标分解到课时后,就要根据课时目标的整体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达标措施,使措施与目标相吻合、措施与措施相衔接。
  (3)反馈调节,及时多样。
  为了使反馈调节成为整个语文目标教学系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就必须采取多样灵活的反馈调节方式,使之贯穿于整个目标教学中和每一节课的始终。比如,可进行课前诊断性反馈,课中效应性反馈、课后小结性反馈和单元形成性反馈等,可采取观察、测查、调查等方式来及时反馈,从而对教学实行有效地调控。
  四、要重视情感领域目标的落实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很重要,而且很丰富。研究情感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十分重要的。从我市小学语文目标教学实践来看,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落实不能像认知领域目标的落实那样,只是要知道某个观点,懂得某个道理就成。而是要在“化”上下功夫。所谓“化”是指学生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变化。要促进学生的“化”,就要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和创设有关情境以及教师本人的情感传递等有效地调动学生、触动其情感,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供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十分丰富的。在道德感方面,小学阶段的道德感包括爱家乡感、爱祖国感、集体主义感、责任感、尊师感、荣誉感、友谊感、自豪感、自卑感等;审美感方面包括对言词美、语句美、文辞美、意境美、韵律美、格调美等的体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经过日积月累,定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化”。
  我们应该把教学目标和目标教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设计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 【发布时间】2015/7/5 18:25:54
  • 【点击频次】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