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物理高效课堂的建构

 

【作者】 周应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论物理高效课堂的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二中学 周应忠

 

  【摘 要】 物理课是一门联系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可一道道源于生活的抽象的问题摆在你面前时,你会绞尽脑汁的去解决都没有答案,这便是物理学科带给我们好多人的感受。所以,本人从学物理到教物理都有好多的困惑摆在我面前。尤其是教学中遇到教不会的学生让我难以平静,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研究学生,几年的教学让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兴趣;实验

  物理在各学科中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到:“物理难,化学烦,几何数学习题做不完”。其实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师会教、生会学,一切难题都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教、会学呢?作为传授知识的我,因为我非常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学生,这也是我的职责,所以,在教学期间我曾精心的研究过应该怎样把握好课堂,怎样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我愿将我小小的成果与大家共享,望能供同行们参考与借鉴。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抓好入门教育
  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教师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的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上好入门教育。让学生真正的踏入物理门槛。促使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爱。比如象通过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孩子们都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物体的影子”“彩虹的出现”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能解决他们心中的好多迷。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当然,后续工作也要紧抓不放,课堂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一切从孩子兴趣出发,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好感,不能厌倦。
  2、 用爱征服厌学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兴趣是孩子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的老师,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老师,喜欢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会喜欢你,靠近你,把你的讲授看成是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电视,这样学生对物理就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不会发愁,有困难会无拘无束的和老师请教。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乐学、好学、轻松的去学习物理。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用无私的爱说话,使课堂变得和谐,温馨,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更轻松!
  3、用实例稳定兴趣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了“浮力”后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问:放在水杯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曲的?为什么有彩虹的出现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4、 注重实验兴趣的培养
  实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非常好奇,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而且,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学生又轻松,课堂气氛又活跃,不仅如此,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把老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上来。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孩子们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力”一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方面,就让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它会被压扁,用力向前排打气球,它会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从而能顺其自然的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教学手段相当于给师生们了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5、 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里的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也不断地走进了各行各业,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多媒体深入到物理课堂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多煤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运用多煤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多煤体课件的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因此,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这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合理利用。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运用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
  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教师按排学生观看课本图然后播放录制的影片,使学生充分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再观看足球比赛影片片段,回答相应问题,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抓住时机,以片设疑,机械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这节课虽然只用了两次放映影片,但它却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情景。再结合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点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学生的反应也可以知道,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概念容易理解,记忆也既深刻又牢固。
  6、 加强课后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3”、“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 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7、 夯实物理教学中的阅读理解
  学生们在阅读物理概念时往往只是一种粗浅的阅读,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因为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
  ① 课下做跑步运动,注意自己停止运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 坐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8、 拓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9、 注重学以致用
  学习就是为了利用和创造,我们每们学科都有各自的用处,尤其物理学科,它的生活利用性比较强。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会学、会用,即学用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和引导过程中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比如,我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学生上课能积极回答很多问题,也能自行解决很多难题。可当你问到某些周围的物理现象让说其原因时就不知其所以然了。更谈不上去创造什么原理性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物理课的失败。我在课堂里会因此设计一些活动,让他们不仅要随之消化所学内容,而且还要随之发现更多的相关内容。如在探索音调时,我就让学生自制实验:(1)魔变的吸管:用力吹一根吸管,并用剪刀将它不断地剪短,会发现声音越来越高。(2)变调的木梳:如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3)土电话:用两只空纸杯,一根棉线(金属丝)制成一个“土电话”。不仅能说明固体能传声,而且还能证明细金属丝比棉线更容易传声。这些自制简单实验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创造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也找到了物理学的价值。在每次的实验活动之后,我还会精心设计一些与之相联系的举实例活动。
  10、培养创造能力
  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操作之后要求我们学生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物理课堂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们最终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探索,把时间交给学生,课前要给孩子布置有效地自学学案,做好课上研究的准备工作。这样高效的生本教学能实行与物理课堂,才是真正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体现。我相信,在众多这样优秀教师的培育下,我们也会看到更多优秀学生的出现,物理课堂上学生们会学的轻松,老师的“教”也会变成“不教”。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由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 【发布时间】2015/7/5 18:26:46
  • 【点击频次】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