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数

 

【作者】 修 峰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数

 

安徽省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修 峰

 

  【摘 要】 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我的观点是: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充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加以解决.
  【关键词】 生活经验;引导;认数

  1 引言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明确提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
  2 预备知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课时内容都通过一个个场景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把它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以下几点尝试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认数的.
  3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充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利用原来曾有过的生活经验把新知识转接进去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做他们非常熟悉、喜欢的“拔河、老鹰捉小鸡、小小运动会”等游戏,让他们去玩,在玩的过程中数数.如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运动会上,6号运动员排在第几?第1名是几号运动员……另外在这个环节上学生会发现怎样玩这个游戏会是公平的,让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该怎样设计这个游戏。这不但让学生认识了数,同时也让学生接触到了方位,弄清了是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而且学生们也就有了合理不合理的意识.[2]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气氛也很活跃.从而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去,学习热情也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4 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参与的认知倾向.”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3]我针对每节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在教学“6的加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大家数出6 个红枣后,让一名学生分别拿在自己的两只手中,并把手攥起来,让其他学生去猜手中分别有几个,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去猜,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非常兴奋,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在猜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1+5=6 2+4=6 3+3=6学生自己通过参与活动得出的结果会保持很久,以后有类似的活动就会想自己曾做过的猜数游戏.在这方面,我受益良多,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班的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这一质的飞跃,学生变得喜欢学习数学.
  5 借助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加以解决
  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4]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多现象都是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的,只要大家去留意生活的各种现象,在他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关键是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主动去学习这很关键.我们的教学不单纯是让学生拿出一个问题去解答,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能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以提出问题,这样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有几棵树”时,我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数一数,让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体会一些数的意义,再联系生活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熟悉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意义.这些东西学生们平时都接触过,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去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再如“我们的教室有几扇窗?几盏灯?几个风扇?”、“你家里有几口人?你有几只铅笔……”等等.在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来提出数学问题,以作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探索新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这样他们会渐渐的掌握新知识。并达到和已有经验的巧妙融合.
  6 注重生活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的训练与培养
  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许多孩子在上小学前,就会数100以内的数,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去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一般5岁以后孩子们数学的思维能力才开始萌发,上一年级的学生部分只能机械的数,但对数的意义就不一定清楚.他们有些时候只是凭直觉去感知一种事物,他们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因此,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寻找数.如:3个人、1枝铅笔、5朵花等等,在生活中慢慢建立数的概念,认识数的含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更好的为生活服务,同时用生活经验更好的为数学学习服务奠定了基础.
  结论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的活动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教学工作也变得很顺利,学生中没有了见了数学就头疼的“老大难”,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2012,1,29.
  [2]冯亚琴,生活中的数学[J].教育新视界,2006,4(4): 22.
  [3]瞿淑侠,一节数学课引发的思考[J].亳州九中教师文集2013,1(3):80.
  [4]王金玲,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J].教育新视界,2006,4(4):63.
  [5]赵国防,有效上课之问题探究对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204.

 

  • 【发布时间】2015/7/21 16:34:58
  • 【点击频次】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