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 李 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

 

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黑塘中学 李 静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实际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个学科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初中数学的改革则更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课改;和谐课堂;创新能力;学习方式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要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因为没有正确者的思想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要更新观念,决策者必须首先更新。这不光是教育系统,更重要的是党政的主要领导要首先更新观念,没有他们的承认和支持,改革将寸步难行。要更新观念应从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能力观、招生制度观、考试办法等全方位进行,广泛讨论,深入细致地研究,形成一种气候。同时作为教育改革执行者的教师更要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因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必须要有创造型的老师。
  二、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个学生学习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讲初二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打好基础,训练技能
  我国的数学教育较之于外国的优点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数学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这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所必须的,是必要条件。因为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保证。当人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试图去解决时,必须把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已有的知识不足时,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应该看到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提倡问题解决的时候更应该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和猜想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培养这样的态度和欲望,必须从解决问题开始。因此教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模糊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进行设疑(提出问题),激疑(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思疑(研究问题),释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复疑(复习思考问题)。让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勇于发现。
  在课堂改革不断推进的时期,初中教师要认清未来教学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将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教师要给自己定好正确的角色,投入到课程改革中。
  参考文献:
  [1]范永丽;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期
  [2]韩新路;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1年3期
  [3]赵希双;王秀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年08期
  [4]高书昌;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甘肃省秦安县莲花中学新课改纪实[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8期

 

  • 【发布时间】2015/7/21 17:13:07
  • 【点击频次】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