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也谈激“活”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

 

【作者】 仲永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也谈激“活”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仲永红

 

  语文课程也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识不足和教师重视程度下降。由于中职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学生认为专业技术课才是他们的主科,语文课仅为副科而已,这样,也致使中职语文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程式化,形式呆板,缺少情感互动,枯燥无味。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课堂不仅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融洽的交流。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重启发诱导,引领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故此,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愿你获得真正的财富—能力》。书中提出适应当今市场经济需要的十大能力是自制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预见力、决策力。似乎未提语文能力,但实际上每一项能力都和口头的“语”、书面的“文”有关,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荣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动口动手。
  演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短时间的演讲,既给学生以压力又给他们以诱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语文课内容的理解,丰富词汇,锻炼口才。在讲授《华佗传》时,不采用传统的文章分析方式,而是给学生留下演讲题目《假如我是华佗》,要求学生针对一个病案,提出诊治办法。在演讲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热情地配合教师的要求,充分地表达自己。这样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既得以实现,又在演讲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更增加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课堂即席写作、片段写作训练,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认识中专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能力培养,不仅会听、说、读,还要会写。如在讲完《劝学》后,留二十分钟即席写作《劝学所得》。学生即理解了课文,又受到思想教学,更锻炼了写作能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厚积薄发、张扬个性、激活教师修养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引来活水源。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积累和学习,不断优化、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语文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修为的引领者。在语文基础方面,如果教师没有广博的学识,上课时就难免捉襟见肘,教学会陷人困窘状态。在文化视野方面,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不仅熟知古今中外的名篇巨著,对当下的流行文化、主流文化的趋向也应高度关注、分析优劣、正确引导学生。在教育理论方面,语文教师要“术业有专攻”,语文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要烂熟于胸,理解透彻。最新科研成果有较系统的认识、合理“拿来”、适时介入。一句话,教师胸有成竹是教“活”的前提,只有教师本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才有可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才能在教学时处理好语言学习、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情感陶冶的关系,才能睿智地处理课堂上生成的不可预知的若干“意外事件”。 当教师巧妙地化解这些“意外冲突”时,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个性得以彰显。教师储备的活水不断地注入课堂,教活语文课有了客观基础。
  要教“活”语文课,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的独树一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追求教学个性、张扬教学个性的必备要素。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特长,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或幽默风趣、或质厚严谨、或情韵悠长、或文美理清,用风格感染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熏陶。每一节课都应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学艺术的一次创造。每一节课,教师因生施教、辩证地使用教参、制定教学目标避免急功近利、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有效、发展地评价学生、让学生真实体验学习过程的苦乐、失败与成功。这样的课堂,才是本真的、有生命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活”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任何一节精彩的课,无不是一场精彩的沟通交流会。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学生沟通,在社会群体中也会做一个沟通高手。要多方面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使自己的性格开朗大方、乐观向上、方圆相谐。这样,不仅能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面貌,更利于创造条件,延伸语文课的天地,把语文教学带出狭小的课堂,带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立体的“活”教学。
  三、以生为本,教活学习主体
  华东师大的叶栩教授讲过:“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现代教学观视教学为一种富有社会性的沟通,教与学是沟通中的伙伴关系,师与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教学相长。要教“活”语文,就得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气氛,创设一种主动、生动、互动的学习局面。教师可以坐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也可以走上讲台,谈出自己的发现。语文作品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多解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作品理解忌一个“标准答案”,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豉励学生的那些与教师、教参不一致甚至相左的见解,允许学生对一些权威的观点和传统的结论进行大胆的颠覆和解构。教师要少下定论,要多教给学生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走进生活、融情创新,激活语文课堂
  走进生活,让生活的鲜活之水在语文课堂里奔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外阅读书报期刊、生活中因一道风景心有所悟、亲身经历生活有所思考都是广义的语文学习范畴。而语文教学也不应仅仅是传统的“课堂一教材”型的教学旧模式,一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形成、人格品质养成的教学形式都应是语文教学。植根在生活中的语文才有生命,白居易写诗要老太太也听得懂,蒲松龄在柳泉旁搜集村人琐谈创作《聊斋志异》都是这方面的明证。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材教学的老师,更是指导学生全方位学语文的老师,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做“人”的老师,生活中的人事物象,比如人际间的语言交流、书信交往,比如自然界的雨雪风霜,比如千姿百态的自然、人文景观。
  语文教学的“活”还在语文活动中。活动是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其知识、情感、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是最有生气、最有创造的学科,语文教学最具活动特质,听、说、读、写,都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演讲、朗诵会、故事会、辩论赛、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课本剧、手抄报、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并愿意身体力行的活动内容。实践证明,活动出精彩,活动挖潜能。在活动中,教师做好主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勃勃生机。

 

  • 【发布时间】2015/7/21 17:20:47
  • 【点击频次】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