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者】 李 聪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贵州省威宁县陕桥街道办事处新河小学 李 聪

.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在在不断地发展,国家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这一系列的改变都需要才来唱主角,这样,肩负着培养人才的教育者就更是任重道远。尤其是奋战在人才培养基础战线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动机、习惯、意志即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爱因斯坦有言:“成功二99%的汗水+1%的天才”。英美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表明:智商中偏上的成才几率大,家庭入中偏下的人成才最多,智商最高和最低者成才的希望并不大。这些理论依据都充分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要进行有效地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有较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美国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也认为:人的一般智力不能简单地等同智慧能力之和,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也就是IQ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良好的学习情感,顽强的学习意志和期望成功的愿望。我们往往会常发现这样的现象:
  班级中有个别的学生平时上课不太认真,下课却是满头大汗,作业也是信手拈来。其他同学还在埋头作业时,他却拿着球到操场上龙腾虎跃去了。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又是名列前茅。其实仔细想来,并不是他们有着独特的学习天赋,他们除了能领会知识要点外,更主要的是有着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然而,这种非智力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教育、培养、强化、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情绪生活”是与儿童独立的、探索性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充满积极情感的情境。积极地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让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始终伴随着兴奋、激动的情绪。
  首先要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教材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三味书屋中的惜时观念;《黄继光》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挑山工》所表现的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等。教师要将抽象的精神、思想、情感、理念等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教材中体现的情感内涵感染学生,促使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再次要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如:教态表情。教师亲切的笑脸,期待的目光,潇洒的体态等会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回应教师。语感传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尽量严谨、简洁、意味深长、逻辑性强、坚定自信、快慢适中、幽默风趣,形成语言美的魅力,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促进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评价激情。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即时调节的作用。不管是正评价,还是负评价,学生都需要,而且必须体验。获得成功后的赞赏可以加强自我肯定,激发新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失利时善意婉转的点评,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改过自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用表扬,少用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用委婉的语气去抚慰,而不能用轻蔑的目光、冷漠的脸色、尖刻的语言去指责、挑剔。评价的关键在于正确、公平、公正、适时。同时。教师也应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二、优选教学方式。  
  当我们的评价体系侧重于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我们的教学就不能采取僵化的、把语文肢解的方式。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非以外科手术式的方式,将课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借以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语文学习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多了理性,却少了应用的激情,也使学生无法体验到语文的魅力,这样的教与学毫无乐趣可言,令人生厌。
  三、拓展学习内容。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长期、复杂的过程,仅靠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是无法胜任这个任务的。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要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话剧团、读书报告会、影视剧评论会等。语文学习的大量功夫更应花在课外,课堂学习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课外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的作用。课内外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应该被语文课堂的水泥墙隔离开。
  四、培养学生意志。
  意志是人在变革现实过程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往往通过行动和言语表现出来,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意志具有调节内外活动的功能。意志的强弱主要以所克服困难的大小为衡量标准。爱迪生曾这样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志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克服懒惰等不良习惯和消极情绪,排除自身与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学习活动的持之以恒,有助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诸如: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工具书、勤笔勉思等习惯的养成。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形成,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五、运用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客观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的内心体验,反之则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情感很少受情境影响,较为稳定、长久、深沉、含蓄。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是唯一可以直接影响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因而被喻为心理之魂。
  情感与语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思路闭塞,记忆力低下。情感对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不能缺少情感的参与和调节。比如,学习王维的《鸟鸣涧》,诗中通过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远离尘世、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恬静的思想境界。学生在欣赏这首诗时,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地运用情感体验,就能够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5/7/22 10:23:43
  • 【点击频次】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