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怎样进行问题式探究教学

 

【作者】 何茂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怎样进行问题式探究教学

 

广西陆川县第三中学 何茂熙

 

  【摘 要】 问题式探究教学法是高中政治课的常用教学方法。随着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问题教学是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效模式。现就问题式教学谈几点浅薄之见。
  【关键词】 问题式探究;问题的设计;信度;参与度;深度;广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和认可。而其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法,更是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法宝。所谓问题式探究,是指教师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预设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探究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生的探究始于问题,并围绕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相关活动,所以“问题”的创设是问题式探究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
  一、思政治课问题式教学的一般操作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影响着问题式教学的课堂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是问题教学的起点,也是关键。创设问题性情境要精心挑选情境材料,既要体现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又要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以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设计要具备导学导思功能,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如在教学《哲学生活》“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你相信上帝、鬼神吗?人的命天注定对吗?《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什么去捐“门槛”?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教材,既可以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验和理解“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这一对他们来说陌生而深奥的哲学原理。
  2.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且还可能产生一些不理解的新问题。因此,还必须要进行讨论分析与合作探究,以互相交流和协同提高。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具体做法是:学生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可以以前后左右相临组合),每小组指定一名组长。首先是组内讨论,每个同学都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小组长主持集体研讨解决,并整理好组内存在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是组际交流,由小组长发言,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提出需要与其他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发表意见。最后由老师把问题整理分类,集中逐一解决,重点释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去,巡回指点,不能把自己冷落在一旁)
  3.构筑网络构架,系统整合知识
  经过学生自学教材和讨论探究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是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必须把知识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整合,构筑知识网络结构。在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动手,并指定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整理,最后由老师与学生一起以黑板上的结构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又可以提高学生整合、处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设计生活化问题,增强探究的信度
  在高中政治的科学思维方法一章中,强调了人类思维活动从感性认识开始,又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如果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能够善加利用这一规律,必将大大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可信度。所以,问题探究的设计首先应坚持生活化的原则。“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和掌握生存的技能,提升生命的质量。有生活价值的探究活动,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探而有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例:高中必修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课
  设计如下问题:
  问一:现在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消暑电器,你会选择空调还是风扇?
  问二:面对众多品牌的空调(或风扇),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
  问三:你们为什会考虑这些因素?
  问四:你们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这个消费行为?
  评析:学生是消费者,但消费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学生本人缺乏相应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认识上比较模糊,体现出来就是日常消费行为比较随意,计划性和自控性不高。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理智的消费,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学生就不会认为政治课是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2、设计趣味性问题,扩大探究的参与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使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口语、谚语、俗语、成语等耳熟能详的形象化语言,设计探究性问题,将政治课程中教条化、政治化、理论化的内容融入到幽默、诙谐的形象化语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学生不愿意参与探究活动了。全体学生的快乐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交流、探讨,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慧。
  3、设计深刻性的问题,挖掘探究的深度
  问题式探究是一个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知识生成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可探性。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在初中阶段学习《思想品德》背景下常问到的“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类型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就没有多大思维训练的价值,因此应当摒弃。像“为什么”、“怎么样”这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思维训练的需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应遵循深刻性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源于教材,又适度高于教材,才能激励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
  例:高中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
  问题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有何不同?
  问题2:我国能不能实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为什么?(分小组提前搜集资料后进行辩论)评析:《政治生活》教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详细分析,但并没有涉及到西方的议会民主制,这就有了很大的可探究的空间和一定的探究的深度。需要学生在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相关知识及历史科高中必修1“欧洲近代的代议制”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才能寻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对比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一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与成功之后的喜悦,逐步理解探究本身的真谛和本质。
  总之,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问题”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设问的技巧,充分发挥“问题”的“导火线”作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真正实现探究的“五度”,促成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 【发布时间】2015/8/31 16:32:37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