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课后作业评价的艺术性探讨

 

【作者】 王 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后作业评价的艺术性探讨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牛场小学 王 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于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与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作业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拓展性作业。任何新授课,课后巩固练习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发展。
  2.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设计一定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味地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的题海战术,从而达到牢记的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练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克》这一内容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先到超市或者商店进行调查,再完成填空: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1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2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5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1000克的物品:(  )、( )。
  设计这样一道课后作业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既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3.注意作业练习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作业也是这个道理,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的作业才是有价值的作业,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上完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教学内容后,我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1)基础强化: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2)拓展应用:
  a.教室地面是长方形,长是8米,宽是6米,你能算出教室地面的周长吗?
  b.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15米。这个花坛一周的护栏至少有多少米?
  (3)自我挑战:
  一块长方形的铁板,如果从它上面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36分米,剩余部分是一个小长方形,它的宽是2分米。原来长方形铁板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这样的分层次练习,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各自能力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4.作业练习设计的数量恰当。作业的分量既不是多多益善,又不是越少越好。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十分注意分量的适当性,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达到最佳的“性价比”。
  二、作业的批改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相应的,教师也要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教师批改作业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对他们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批阅每一次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小学里这种也许现象不太常见,即教师每次的作业只批阅一个小组或学生作业中的一部分题目。对于教师而言,批阅一部分的作业或许已经能获悉学生知识点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对他的作业进行完整的批阅评析,他可能就没办法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在后阶段的错题分析中不能百分百投入。
  2.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规范和思维过程,善于发现亮点和问题。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做对题,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同时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也不能只关注学生答案是否写对了,要注意解题过程,也许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
  3.以作批注、写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评点,予以激励和指导。如“你真棒!”“你可以把字写得更工整写吗?”“近期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继续加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评价语,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作业的评析
  所谓的教学,不仅是课堂上新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课后作业的评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评析作业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三点。
  首先,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教师给予批改,学生给予订正就结束了,批改订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作业练习及时予以评析,让学生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了解练习中知识的联系与拓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作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面这类题目。
  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在( )里画√。
  如果只是让学生修改一下答案,学生很快就能改好,就算改错了,像猜谜一样再猜一次就好了。但是,教师应该要告诉学生,怎么比较这三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分析,掌握方法。
  其次,作业的评析要求教师能抓住练习中错误的典型,学生知识的薄弱点,结合练习评析进一步复习知识,指导方法,及时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
  例如:兰兰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2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学生在做这道练习题时,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沿着操场跑步,就是求的长方形的周长”,而忽略了跑了4圈这一概念,因此,错的比较多,比较典型。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跑一圈是长方形的周长,跑4圈,可以先求跑1圈是多少米,再求跑4圈是多少。
  最后,作业评析的最后环节,还应该是教师对作业练习的设计、批改、评析,以及学生练习情况等进行总结反思,只有进行反思,才能有效进行下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尽管说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但只有关注了评价过程,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评价课堂的教学活动,而且要评价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关注到课后作业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5/8/31 17:02:32
  • 【点击频次】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