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寻小学语文优化教学之路

 

【作者】 李 燕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探寻小学语文优化教学之路

 

广西平南县丹竹镇丹竹中心小学 李 燕

 

  【摘 要】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深入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灵活、智慧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精心设计;生成

  小学语文教学历尽多次课改,但仍然存在“高耗低效”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我们能做的可以抱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摈弃现实“高分”之浮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着力点,加强小学语文效能建设,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语文、适合学情、适合自身的教学之路。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心得,以飨同仁。
  一、教师观念转变是优化教学之前提
  观念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因为我们的优化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没有新课改所需要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新课改需要的教学行为。当前,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处于全面推广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术”现象依然严重,这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滞后而表现出来的重要问题和症结。因此,如何有效地、快速地转变教师落后教学观念,寻求转变的条件与策略,便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极其关注的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新课改顺利实施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材深度解读是优化教学之基础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比学生数量多、范围广、难度深的语文知识。当学生在读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能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现行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连教材就不深入解读,大多依赖教参,“照本宣科”,没有独立思考,更缺乏对文本批判解读,找不到重点,更没办法突破难点,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形成不了比较全面的、透彻的个性理解。比如教学《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时,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落脚点定位在“珍惜时间”上。“珍惜时间”没错,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珍惜时间”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好多语句,如:“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很快呀。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讲珍惜时间的问题,“珍惜时间”里还包含着更深的含义,那就是“珍惜生命”。那么怎样把学生从“珍惜时间”这个比较浅的层面提升上来,使他们感受到要“珍惜生命”这一比较深的层面?我在备课时搜集了《永不放弃的希望》、《一棵小草》这两篇文章,课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引导感悟,“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由此我想到:只有教师深入、深层解读了,学生思维深入培养才成为可能。
  三、课堂精心设计是优化教学之关键
  只有认真研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如何让学生快速走进教材,与教师互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
  (一)巧妙导入,能激趣煽情。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精心设计的导语如果简洁生动,富有趣味性,就能营造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让人产生“不学不可”的学习激情。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在炫丽的光效和动感的画面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处于“愤悱”状态,自然而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让学习兴趣由中而来。当然,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样,我们必须精心设计,精简时间,精练导语,做到“转轴拨弦三两声”,就必须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有效提问,能引思启智。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传统课堂由于提问太多、质量太差,引发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开启学生思维。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要求提问要明确、有价值、富有指向性和启发性,能紧紧围绕文本,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困难处,思维拐脚处,巧妙地、科学地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设问,来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最佳的路径》一文时,在“精读品悟”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能评为“最佳的路径”?②格罗培斯从卖葡萄的老太太那里受到了启发,你又从格罗培斯那里得到哪些启示?”抓住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主题便有了很好的把握,促进了思维培养。
  (三)方法选择,能恰当科学。教有法,但无定法。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情、教师自身等因素综合考究的方法,才能为恰当、科学选择做出前提。它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情境创设、导入设计、手段运用、媒介选择等内容。现化教学论要求,我们教学不但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把重点放在帮助、引导学生学的上面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全面、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适当选择、组合、优化,创造性地运用,以便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四、智慧处理生成是优化教学之保障
  精彩课堂源于“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生成”是新课改推进中的重大收获,它要求教师抓住教学过程中“偶现”的教学资源(往往是学生认识的临近点、思维的拐点),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放大,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是大有裨益的。在新课改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即兴创新,以超越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不墨守陈规地按预设进行学习。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也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生成而渐行渐远,迷了方向,失了语文本真。如有位老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有学生说,这五个人实在太笨了。老师一惊,问为什么,那个学生回答:“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怎么可以放弃生命呢?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办法。”老师顿了顿,说:“你很会动脑筋。那五壮士到底应不应该跳崖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大辩论,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你们的真实想法。”于是,一场辩论赛开始了。学生们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到最后也没个理想的答案。其实,教师不该面对突如其来又游离目标的生成来一场毫无价值的辩论,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五壮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课堂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生成不能游离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应智慧选择与把握,或利用、或舍去,教师要灵活处理,有效引导,不能错过的有用的,不能放大错误的,违背语文规律。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智慧和努力探索,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反思与借鉴中来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整体考虑,小处着手,从优化细节开始,精心打造教学每一个环节,就一定能探寻出一条适合小学语文的课改之路。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彭芳,《语文教学中的“主动、心动、行动”》,《广东教育》,2003.2。
  [3]霍懋征,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 【发布时间】2015/9/22 12:16:05
  • 【点击频次】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