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谭伟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 谭伟娟

 

  【摘 要】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因此“有效”是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当前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还存在不少的“老师教的含辛茹苦,教学效果却不甚如意”的现状,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本文笔者的研究对象是高中语文,以新课改为研究背景,以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最为直接的研究和分析。下文笔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分析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开展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笔者对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综合的概述;第三部分,笔者分析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表现和成因;第四部分,笔者根据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能对相关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教学现状;实施策略;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一直是新课改的重点科目。语文这门学科目前的教学现状是:由于一直沿袭之前的讲、练、背、考的单一教学模式,如此循环往复不做改变,导致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再加上长期的教学积弊,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以考试为例,经常出现下述情况:交了的不会考,考虑的教不会,没教过的就不会答。因此,在以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之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些空泛的概念,无法达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而且对人文修养的提升也很难用考试去量化,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语文教学被掺杂了很多功利性的东西,很多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语文,但是在考试当中却看不到成效,反而有些学生不怎么用功却考试成绩很好,这就饿导致一些学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自信,这种不自信的心态又会反过来影响语文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价值得到得到肯定,是目前高中语文一线教师普遍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借鉴了一线语文教师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联系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试图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提高高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高中语文的教学做一点贡献,为我国的教育尽一点绵薄之力。
  课堂有效教学之一理论在提通过高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获,老师轻松教学,学生轻松学习,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尝试还是初步和浅层次的,因此本文的研究并不是特别深入,还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尚待进一步的讨论,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深远意义和它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日后一定会有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成果。
  1开展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1.1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在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抓的不够全面,或是教学重点抓的不够准确,最终导致该教的没有教到,该学的没有学会,真正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掌握的不够好; 第二,老师讲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讲述较为分散,连贯性弱,也就是教学程序无序化,因此教学力度把我的不准确,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和训练的难易程度,往往导致教学和训练内容太过简单或是太过于难;第三,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很难得到挖掘,很多学生的价值在考试中得不到体现,也就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第四, 教学过程中常常做无用功,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未能完全摆脱形式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小,水分大,往往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础能力的运用的也欠缺,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效果也不甚显著, 因此正是应了上世纪吕叔湘先生的一句话:百年语文得多失也多。当今教育中,语文任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仅是普遍表现为语文学习效率地下,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完全呈现出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不主动思考,不主动探索,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该思考的不思考,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不清,理解不透,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最终造成创新的低效和无效的窘境。
  1.2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尽管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表面上呈现出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追根溯源,深层次原因还是语文课堂失去了师生共有的生命价值,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本质,让我们,学生天生的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原本的素质发展和人格修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升。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专门编写了六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教学言论著作,这些言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老师在少教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可见开展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语文课堂和教学效果很难量化。最近几年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之内广泛实施开来,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我们必须成人的事,新课改也为高中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能够有所创新,大部分的一线语文老师正在努力的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因此最近几年语文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新奇的教学思路等都在语文课堂上得到了全面的呈现,其中不乏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但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一节语文课才算是一节好的语文课?这一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可谓见仁见智,即便是同一节课,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评价角度,评价好的可以褒奖到天上去,但是评价不好的也能贬低的一文不值,因此可以看出,语文课堂无话具体量化的,而教学效果的评价更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因此对于语文教学的定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和困难。
  (2) 现在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提出了很多不好的批评,认为现阶段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具体表现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基础的教学时间最长,花费的精力最多,但是取得收获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只有通过高效率的学习,灵活应用知识,才能真正的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效率,只有花少量的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匀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上面来。可见语文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改革的余地。
  (3 )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激发他们独有的创造性,刺激使用其独特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创造各种各样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最终使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发挥出最大的凝聚力。很显然,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高的定位,因此,这无疑之中也加深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难度,这个难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
  (4 ) 以前语文课程都是按照学年分为上下两册,但是新课改之后高中语文教材分为了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须课程分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和必修5三个部分,选修课程分为选修系列1、选修系列2、选修系列3、选修系列4和选修系列5等十五个部分,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任选五个部分,最后再加上一定量的综合课程和研究计划,由此可见,新课改之后,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还是最后的高三备考阶段,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无论我们一开始走什么路,最终还是要回到考点教学的老路上来。同时,由于现在高中教学内容繁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因此许多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为了满足其它课程的需要,往往会削减语文学习的课时,因此这也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2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特征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对语文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前提,还要结合教育学的特征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可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老师通过教育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来,而达到了解世界和发展自己的目的。而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开展课堂有效性教学,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改的最终教学目的也是如此。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为本的理念,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师生保持自由开放的心理状态
  教育学家曾经的研究表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够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在轻松自由的学习心态和环境环境之下更容易达到这种效果。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师生共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必要外在条件。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很明显有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传统的师道尊严、学术霸权和严肃的学习氛围还笼罩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上,学生的本性被禁锢,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习能力被削弱,同时反过来又对老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更应该遵循民主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
  2.2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学情
  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得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都是按照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推进的,因此这就对教学目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综合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包括阅读水平、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当然这些情况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就要立足于大多数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还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反映要进行适时的调整, 教学课程的人文特征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很多老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思路去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度,导致学生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不愿意主动交流和思考,从而达不到提高语文整体素养的目的。
  3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1强化目标意识,有的放矢
  语文是一门无法量化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对语文的处理和把握都要比其他学科的要求高,所以语文老师是比较难当的,现在语文教学都是以文章为载体,因此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一篇长长的文章在面前却不知如何取舍的问题,该学什么,什么是重点,往往都是没有明确的指示,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权衡,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时,一定要保证其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不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有这样的例子,由于老师对教学重点定位不准,导致最终的教学任务失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开展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关键还是对教材的处理要讲究主次分明,先后顺序清晰,准确定位。不能处处都是重点,到什么都是关键,在定位准确的前提之下学习,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大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共同进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2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改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转变学习方式的机会,而转变学习方式本身也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单一、陈旧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的绊脚石,那么转变学习方法必然也成为趋势。传统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老师讲,学生听,因此是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面的,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提高对学习的主动学习,化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最终化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之下,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开展有效性教学的策略。语文始终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我国教育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广泛关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目前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希望本文笔者的观点能对相关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 现代交际,2013,02:159.
  [2]周盛基. 试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 吉林教育,2015,16:28.
  [3]何蓉.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 新课程(中学),2015,05:96.

 

  • 【发布时间】2015/9/22 12:38:16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