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 李容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 李容芳

 

  【摘 要】 历史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学科,是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民族传统文化、文明发展史等内容的重要渠道。自新课改实行以来,我国的高中学科教育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有了极大的调整。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行,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总结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改要求,高中的历史教学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客观事实,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为学生创建一个了解历史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当截至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实行后,高中的教学课程被分为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与传统的课程设置相比,课程体系变得更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好的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变化就是对历史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内容编排方式,以专题的形式对复杂漫长的历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发展进程。从整体上来说,高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简明,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也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创新。
  2.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改的实行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但由于新课改的实行期不长,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观。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2.1教师的教学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互的沟通与合作。根据调查发现,高中历史教师很少就教学的过程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难点,也更倾向于自己研究解决,这不利于历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学习态度上的局限性。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并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彼此的不足和优势,这样才能充分的交流教学经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许多高中历史老师的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及时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仍然主要采用板书、照本宣科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活跃度和生动性上较差。最后是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新课改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但绝大部分的高中历史教师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2部分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学能力上的不足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据调查,高中学生中只有不到25%学生是真正对历史课程感兴趣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也就不难理解。这表明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没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其次,历史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对新的的教学设备掌握的不够充分,从而导致一些多媒体辅助设备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这些教师通常自满于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正视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没有进行及时的学习,造成了教学方法上的落后。最后是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与资历较深的教师相比,年轻教师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新的教师设备和教学方法应用起来也更为灵活,但其不足在于教学经验上的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重点的把握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师在科研能力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不足。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固步自封,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其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参与度低。大多数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评职称,导致科研过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最后,是教师没有真正把科研结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对科研的作用仍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即使得到了先进的科研结果,也没有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进行应用。
  2.3灌输式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当前,大多数的高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被有效的调动。造成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在灌输式的模式下,学生只能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无法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掌握也停留在简单的背诵上,无法真正的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实际的应用。长期处于这样填鸭式的教学下,学生丧失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新课改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也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基础知识上的薄弱使得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低,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2.4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不当
  对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初中历史基础的不扎实将极大的影响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经过调查发现,许多高中教师都认为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太薄弱,学习习惯差,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给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新课改的要求中,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是联系十分紧密的,并且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维发展过程。初中历史教学的形式是以主题式为主的,在时间顺序上是按照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这样排列的。这种时序性的排列方式能够便于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进程。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组成结构则是与初中完全不同的,是对初中知识体系的一种解构和重组。高中历史学科把知识的时序打散,根据内容进行分成三个模块,分别是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从结构安排上可以看出,高中的历史教学更注重综合性和深度,可以避免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但这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若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将会感到十分的吃力。
  3. 改变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对策
  3.1深刻领会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对历史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领会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先了解历史这一门学科的特点。首先,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最终的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历史学科具有公民教育的作用,能够提升社会全体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历史学科具有启迪思想的作用。历史就是对人类发展历程上种种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有着更强的概括性和综合性,包含的学科内容更加广泛,思维高度更高。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历史学科的真正内涵,把握历史教学的根本宗旨,明确教学的方向,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真正领会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之后,还要对历史教师做好相应的研修培训工作。为此,学校可以组建一定的研讨小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及时交换教学经验。不同的学校之间也可以定期组织一定的交流会或教学评比,在各个学校中评选出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从整体上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此外,高中可以和高校之间建立起往来关系,从高校中汲取先进的史学理论和教学观念。高校在史学的研究深度和科研成果上通常都明显高于高中,并且掌握着最前沿的发展动态。高中的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利用高校中先进的教学资源,牢牢把握最新的发展趋势。高校的历史教师没有学生升学的压力,在对史学的研究上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高中教师可以在与高校历史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提高思维的高度,对中学的历史教学进行一定的反思。最后,教师自身应当及时的进行一定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阶段性的总结,良好的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2鼓励探索创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外,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高效的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史学资料。教师还要定期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跟上理论发展的脚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影像、新闻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了解历史的平台。高中教师还要积极主动与周围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和相互的借鉴学习,同样也不能忽视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历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工作,还要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科研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科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快速更新变化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3.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学过的知识也无法进行灵活的应用。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开展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自主的从历史学科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总结与归纳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找好自己角色的定位,从原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建议者。教师可以给学生预先布置一定的问题和任务,但应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留给学生自己。
  4. 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难度大、方法旧、内容杂的缺陷,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当从自身的学习和创新出发,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精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向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纯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教育论坛,2013(16):32-33.
  [2]戴新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88-89.
  [3]王东杰.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 青春岁月,2011(12):24-25.

 

  • 【发布时间】2015/11/26 17:16:16
  • 【点击频次】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