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

 

【作者】 张 琴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

 

贵州省惠水县芦山中学 张 琴

 

  【摘 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改的深入,以5-8分钟最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语文”教学,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被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创新展开,取得了以“微”见大的理想教学效果,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欢迎。
  【关键词】 微语文;精致环节;精细内容;教学启发

  一、“微语文”有效运用路径
  “微语文”与其他微课的特点一样,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力量,对“微”教学内容与环节的放大,以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㈠精致环节设计
  “微语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某个教学环节,并对其做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设计,使其具备更经典、浓缩与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微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精致。即教师把微课堂作为一个整体,尽可能地把教学的基本流程展现出来,其中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也要把教师个人的创造性体现出来。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教师把第十一自然段的内容抽取出来制作成微课,在播放电影《骆驼祥子》相关电影片段的同时,为学生展示学习任务,如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祥子在雨中挣扎的动作、神情与心理矛盾刻画等。让学生由此继续深入地回忆前面的内容,思考祥子命运的时代背景。微课堂内部环节的设计精致。即在课堂内部也有着复习、导入与展示等环节。如在上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上述电影的剪辑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电影情节的进展复习课文,继而根据教师展示的教学任务,学习新的内容,如祥子与坐车人的对比、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与祥子与暴风雨中树叶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交流他们的感想等。
  ㈡精细内容精选
  即教师所选择的微课内容,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突破性作用,让学生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实现自我学习的推动,也可以获得全新的学习方法支持。教学中有两种选择方式:教学重难点内容选择。即为了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做出的针对性的选择。这“微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内容选择方法。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选取文中的“我”的几次流泪,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地学习,进而去品读“父亲”在文中所说的五句话,体味父子深情。
  二、“微语文”的优势表现
  “微语文”虽然时间段、内容少,但却能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样性与趣味性,深受学生的欢迎,进而在针对性强、主题突出与内容具体等方面做出“大”的表现。
  ㈠举一反三的“大”启发
  尽管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选取了一篇课文中某一段或某一个知识要求,却能以此为支点撬动整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启发作用。表现在两点:问题发现启发。即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能快速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获得理想的答案。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以“美女蛇”与长妈妈的为微课内容,启发学生从对美女蛇想象与长妈妈形象描述开始,展开对文章景物描写与情感描写的思考,积极地探索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排比句与拟人修辞的运用等。疑难思考突破启发。即学生能独立地展开对学习遇到疑难的思考,且能按照微课的暗示找到解决路径。
  ㈡事半功倍的“大”效果
  微课的时间短与内容量少,直接决定了该课型的经典制作,以追求事半功倍的教学“大”效果。首先是重要内容压缩后的膨胀效果。如在教学《故乡》时,教师可以针对文中人物的命运进行压缩性教学,或以闰土为例或以其他人等,让学生按照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与神态的格式,进行全面地知识膨胀性对比性学习,实现对课文教学的全面性突破。其次是关联性内容拓展效果。即教师启发学生根据微课中展现的某个知识点,让他们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或在课外,实现多向性的拓展学习。
  三、“微语文”的“微”原则
  “微语文”的教学运用,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形式与现代载体的创新运用,实现对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能力激发与信息技术多样性功能开发,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见微知著”的学习平台。
  ㈠内容独立性
  据上述,“微语文”的教学开展中,是以某篇课文的某个知识点或片段,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基础,由此,“微”课内容的独立性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教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实践中,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主题鲜明性。尽管教学只是课文中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知识点,在教师的科学组织与设计下,能非常鲜明的教学主题凸显,让学生从此中得到课文整体需要教育的知识、培养的情感与能力等。如上述“马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微课,其主题就是激发学生“专心向学,刻苦自立”。目标准确性。虽然语文教学中,各种教学目标是相互交融的,但在微课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精选性,其教学目标也从“三维”向“一维”或“二维”精确性迈进。 如“马生”微课,其目标显然直接定位在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务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学习。
  ㈡能力挑战性
  这是“微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其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的教学资源,集中地为某个知识点或课文片段服务,虽然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深入地把相关“微”内容学习透彻,却也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看似简单的形式中,完成了个人能力润物无声的挑战,并使之得到成长。表现在两个层面:知识拓展能力挑战。即以“微课”内容为核心,展开的知识拓展。如在关于《奇妙的克隆》的说明方法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积极地开展关于各种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知识的拓展,并让他们在此之间开展运用的对比,如运用语境、运用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对比等。让学生在知识拓展的较高目标下,推动他们主动地学习与能力训练提高。精致学习能力挑战。“微语文”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法的运用,都以“精”取胜,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引人入胜,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精典与浓缩性精华的学习胜境,把“微课”的分分秒秒都打造为一触即发的知识膨胀性环节。
  “微语文”只是一种教学的经典性创新探索形式,其既可以针对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试验,也可以针对教学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放大,推动教师个人教学成长的同时,也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 【发布时间】2015/11/26 17:16:33
  • 【点击频次】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