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化学实验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作者】 吴道勇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于化学实验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 吴道勇

 

  【摘 要】 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从培养学生思维、创设情景、对比和点拨、设疑法、积极鼓励、设计探究实验等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进。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设疑法;探索性实验

  中学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因此,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因此,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的源泉,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思维的前提。只有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将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趣味实验、魔棒点灯、指纹的提取等。这些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物质间的无穷变化,给学生留下一个个悬念,使学生兴致盎然,在这种良好的情趣与思维状态下,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求异创新,做出判断,从而顺理成章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用实验进行对比和点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他所指的“教会思考”就是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实验进行对比、点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用简单而连贯的实验来检验产生的乙烯中是否有SO2和CO2,绝大多数同学的设计是:先把产生的气体通过品红溶液,然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上课时,先按学生设计进行操作,得到了满意结果。然后,又做一个对比实验,用纯SO2代替了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结果得到了同样的现象,这样,就会发现原设计的纰漏。经点拨、分析讨论知道,品红溶液里虽验出SO2,但未将SO2完全吸收,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检验CO2前必须除尽SO2。这时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检验SO2已除尽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再经点拨,得出可在CO2验气装置前再添加一个品红溶液和一个溴水的洗气瓶。通过对比实验的教学方式,点拨了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发掘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实验设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疑是汲取知识的动力,有疑惑才有探索,才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一些实验设计疑问,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有利用原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猜测、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再现其思维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Fe2+ 的性质时,可借助多媒体边设问边实验,设置如下问题:
  1、从Fe2+的价态来看,其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还是氧化性、还原性同时具有?
  2、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有何现象,再滴加溴水或氯水又有何现象?
  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
  4、向新制FeCl2溶液中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滴加到FeCl2溶液深处)又有何现象?
  5、向FeBr2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足量氯水,各有什么现象?从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6、在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HCl,再滴加KSCN溶液有可现象?
  上述设问层层深入,多角度多方位的提问设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猜测,大胆思索的习惯,同时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向科学的思维结构转化,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乐趣,从而促进他们大胆的去尝试去创新。
  四、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想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学生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再如:NO2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把一支盛满NO2的试管倒扣入水槽中,发现水面上升远远超过试管容积的2/3(教材上讲上升2/3),通过讨论讲解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有利于问题探究的深入化。
  五、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化学中有很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直观明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概念,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学中究竟如何应用,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思熟虑的。如果只把实验作为辅助手段,必然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长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也会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如化学选修④《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关于原电池的探究实验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设计的,把2mol/LNaOH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然后分别投入纯铝片和表面沉积有铜的铝片各一片,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后者产生气泡速率比前前者快,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这是学生熟知的。所以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但也有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实验展开了联想,联想中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了,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
  (1)镁、铝作电极,浸入NaOH溶液中,镁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铝强,但镁
  不跟NaOH溶液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镁作正极。
  还有学生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
  (2)铝、铜作电极,浸入浓HNO3溶液中,铝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铜强,但铝被浓HNO3钝化作正极,铜作负极。
  用电流计验证,果然符合。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这样的探究既能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总之,为了启发和培养学生遇事想一想、多动手的创新意识,我们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因为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趣味实验,拓宽知识面,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创新意识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意识,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既能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从而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
  [2]《化学教学》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4]《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 【发布时间】2015/12/8 10:47:39
  • 【点击频次】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