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

 

【作者】 吴淑兰 张奎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

 

吉林省靖宇县榆树川学校 吴淑兰 张奎胜

 

  我读完了《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对我的震撼很大,著名教育论家江山野先生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完全依靠教师阶段”主要是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自学能力,所学知识必须100%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即100%依靠教师。第二阶段是“基本依靠教师阶段”,指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所学知识75%依靠教师去教,25%依靠学生自学可以得到。第三阶段是“相对独立阶段”,指的是学生到了初中阶段,50%的知识可以依靠自学来完成,教师教的知识占50%。第四阶段是“基本独立阶段”,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所学知识75%可以依靠自学来完成,教师需要指导的知识占25%,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知识的深挖掘,当然这指的是能跟得上学习的学生而言,对那些基础薄弱,程度很差的学生就不能这样了,他们需要教师手把手的去指导,去教。
  这段教育理论让我深思,根据这个教育理论,初中学生50%的知识可以依靠自学来完成,小学高年级学生获取的知识,25%可以依靠自学来完成。反思我们的初中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去教,去讲,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师都要去讲,如果不讲,就害怕学生不学、不会,很怕遗漏了什么。小学阶段也是如此,五六年级的学生不会独自检查作业,写完了等待家长检查,家长签字。大部分中学生和小学生习惯于在家长的陪护下学习。长此下去,学生就习惯于等着张口让,让家长喂,如果哪一天教师和家长不讲了,不看着学生学习了,学生就不知道做什么好。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性学习,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所以初中阶段、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其实,“一杯水”也好,“一桶水”也罢,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点“水”又算得了什么?能否适应不断发展的未来社会,关键还在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我们学生走向社会,不会独立学习新的知识,仅靠在学校老师教的一点点的知识,是成不了材的。
  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关键的不是你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你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的好习惯,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有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学生就会自动的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在学习过程中,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在教师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都更可贵。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学习,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受益无穷。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独立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我能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走出传统,走出书本,求真务实,勇于进取,乐于改革,欢迎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尊重别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自由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正确地引导,适当地点拨,使学生能自发、自主地探究知识,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增强了自信。
  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主动探究乐趣无穷,产生自己的思考,个性张扬使自己得到发展,自身价值得到肯定,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会迸发出创造力。
  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还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啊!这种习惯会让一个人一生受益。所以,希望老师们,要多多关注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独立学习能力,不要低估、漠视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

 

  • 【发布时间】2015/12/8 20:14:31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