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作者】 何祥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贵州省独山县为民中学 何祥辉

 

  【摘 要】 思想政治课要讲求实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质疑课堂的形成;引导学生探究留白。总之,思想政治实效性课堂要求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实践,要树立新的教学过程调控教育理念,学会随机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思想政治;有效教学

  叶圣陶说过:“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成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的感悟提升为思想上、情感上的精华,在社会实践中能把之转化成为实际的行动。
  思想政治课侧重在价值辨析、情感体验、行动强化,因而老师必须懂得课堂策略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或社会生活的体验、辨析、情景等方式去构建他们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落脚点。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它包含道德、思想、政治的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行为,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政治教育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教师弄清了思想政治课同德育的关系,就懂得我们的课堂要强化德育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突出德育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就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达到“以知践行,知行统一”,教师在课堂目标设计时,要做到三点:
  一是备课要弄清学生的思想问题。初一新生抱着梦想踏进中学大门,他们满腔热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可学校在小学与中学的教育衔接不好,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畏难”心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体验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我们思想政治老师不能凭空去教育学生要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激励他们克服乏味的学校生活。
  在人教版《品味生活》的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是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小事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学生的兴趣生活的方向。其次,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通过与学生代表谈话寻找他的课外和课内感兴趣的学习和爱好。最后,我们把学生提供的素材进行分析,汇总成我校学生兴趣活动表,每种活动附有温暖的提示语。又把这样的教学目标表提供给班主任和活动课老师,希望通过多方的努力,能帮助学生真正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自己的乐趣,体验高雅的情趣,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是讲课时消除学生的思想疑难点,认清实际问题的本质。我在进行“好奇心”与“盲目从众”对中学生的影响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利用小故事录像和来自“学校生活”DV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后,学着去辨认高雅生活和庸俗生活情趣,而很多学生在课上敢于大胆去评价这些“主角”行为和思想对中学生的影响。这时,我鼓励学生从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中去搜集庸俗的生活方式,提醒学生陷入这种生活的危害性。
  三是行为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的课堂思想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养成在特定环境里不能转化为行为,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思想教育是失败的。
  我的作业很简单,我要求学生在校庆歌咏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表现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许多学生能在比赛中放声歌唱,同时通过良好的仪表树立自己的中学生形象。而在校庆表演时,我用照相机通过长焦方式偷拍现场中一些表现不良的学生情况,并冲晒成照片给学生评分,这样的作业成绩在学生中产生不俗的效应。
  其实,我们的行为作业设计目的就是从细节提出标准去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付之行动。
  二、质疑课堂的形成
  我们利用初中新生的好奇心,教会他们在学习内容里寻找“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促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最终成为“价值学问”探险者,而我们老师只是开发“价值学问”的顾问,“问题”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形成,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如何去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质量,关键在于促成质疑课堂的形成。
  教会学生问问题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我们老师学会运用发问性的技巧,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教会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通过老师或同学收集的生活素材进行提问。而老师要帮助学生从表层的问“问题”转向深层的问“问题”。
  老师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从活跃的学习分子到学困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创建性的问题给以肯定,对一些偏离课标原则的问题要不动声色去和学生讨论,而不是以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民主的氛围,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学生的“话匣子”自然就会打开。特别是我们的课堂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老师有目的的布置学生去收集信息,学生设计问题时学会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和关心社会发展等等。他们在汇总资料的时候,就会对某些“问题”提出质疑。
  《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我们确立思想政治课作为综合的学科,对学生实施学习思维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用这些学习方法指导其他科目的学习。质疑课堂的出现无疑会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同样可以用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在人教版《做情绪的主人》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我故意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不断打哈欠,接着学生中有人也出现打哈欠。我提出课本上的这个观点,问学生同意我的看法吗?很多学生不认同,我非常高兴他们跳进我的陷阱中,我布置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网络收集2008年三大新闻: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去分析这些事件发生时,中国人的情绪倾向。最后,学生们自己总结“痛苦、快乐”时,我们表露出来的情绪是可以感染别人的;在家庭里、在学校里、在社会上,我们应该主动去关爱别人。
  之后,我布置更重的任务,把收集关于“三鹿奶粉事件”资料给学生,提出问题:谁酿成这么严重的恶果?把学生分为三个调查小组,我分别要求他们从政府监管工作、企业管理和新闻舆论去寻找“答案”。
  三、引导学生研究留白
  人教版教材设计了必要的留白,以强化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的表达,有适当的留白,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现教材的开放性、诱导性、引领性。这对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提供学生学习方法,还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课堂策略得当,帮助学生化兴趣为学习动力;如策略不当,则会化之为畏惧感。这就需要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教材存在“留白”特点,根据编者用意,我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自学,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能力,老师再引导学生研究教材里的留白,我们给学生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课题,他们自己去策划活动和分工合作,老师预设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学生研究成果随着课题研究逐步深入,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学生其乐无穷,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收益匪浅。
  如何自学?我借鉴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方法。我把人教版《追寻高雅生活》的学习大纲给学生,要求他们在书上把重点部分划出来,完成课文里两个有代表性的框题里留白,我对留白重新设了“问题”,目的是为《第八课 学会拒绝》的学习埋下伏笔。例如:我把好奇心分为“雅”——牛顿(科学家)的发现和“庸”——学生抽烟,“好”在哪里?庸俗的生活情趣危害是什么?提示学生“坏”的是青少年学生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群体中交友,存在两种危害,一是盲目从众心理,二是同伴迟早会想方设法把你“拉下水”。在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一节时,从“吃”文化去谈北海人的生活情趣,这是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他们上初中接触到第一个研究性学习任务,很具体,可以预见“成功”。
  总言而之,思想政治实效性课堂要求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实践,要树立新的教学过程调控教育理念,学会随机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申继亮主编:《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3]《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06:34
  • 【点击频次】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