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李 凯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云盘小学 李 凯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人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几年改革虽取得了一点成果,但没有真正化为教师的实践行为。特别是仁者见仁的思想和观念,更没有换来实际高效的生动课堂。小学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负载着学生良好语文素养提高和创新品质培养等多重教育重任,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解决高耗低效“性价比”差的问题,就成为众多语文教育人日践夜思的课题。下面,我把多年的探寻实践心得献出,与你共同探研语文新课改。
  一、领会课标精神,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作为一项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加强课前准备,做好教学预案的精心设计。我们知道,现行教材是新课标理念的化身,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实践载体。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以前,必须仔细研读课标,领会课标精神,运用课标理念加强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课标目标。在课标总目标指引下,我们才知道课文教学走向的“何去何从”,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是随心所欲或者只重字词教学而忽略情感大度价值目标(这一点是教师很易忽略的)。所以,我们课前预设时一定要研读目标,在科学把握课标精神前提下,认真制定课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围绕目标选择手段,围绕目标设计过程、围绕目标设计练习,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教学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为提高有效性服务。
  二、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陶行知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意识,活跃创造性思维,激发想象力,促进自由交流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正如古言所训一样,“唯有爱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必然要把自身服务的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让他们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通知他们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教学有效性来。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选择,尊重学生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要以真诚眼光注视学生,亲切语气教育学生,信任心态引导学生,激励口吻评价学生。
  三、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时间就是效率。只有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虽然我们语文课堂模式不一,但大都可分三步,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和巩固练习三部分。这三部分在一堂课中占时没有严格规定,但我们要合理安排学、讲、练的内容,正确运用,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对于新授课,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学的时间可尽量长些。课堂上要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法子,做到少讲精讲、多学多练。做到了合理分配时间,还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学生自学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领会文章中心,受到情感熏陶。要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授予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例如,朗读的方法、积累的方法、运用的方法、仿写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学生有了学习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的效率,达到提高教师教的效率的间接目的。
  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读写有机结合
  传统语文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牺牲学生主体地位为代价,把学生视知识的容炉,有悖新课标“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精神的。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我特别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特别是语文的重头戏---阅读教学,我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了“四步导读”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模式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四步导读”模式不是只强调读而忽略写的问题,我们只是要以读为突破口,找到仿写范本,让学生以课文为鉴,做到读写结合。我认为语文课堂中的“练”不只是字词,更应注重写作训练,让学生把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聚段成篇的方法用于自身作文中去,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不要把写作训练拖到课外,变成作业,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当堂练,通过教师巡视指导,既可以端正态度,又能提高训练效果。
  五、巩固学习成果,加强学生练习指导
  知识内化为能力必须通过有效指导和反复强化。加强学生练习指导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形成技能。我们知道,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并重视跟踪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创新实践,加强策略探寻,为提高有效性而觅策寻措。在新课标理念引领下,我们要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良好学习兴趣支撑下,努力参与,在提升语文素养过程中,开阔视野,形成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黄亢美,阅读教学要念好“三字经”[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5.11。
  [3]毛国锋、邱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24:05
  • 【点击频次】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