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师

 

【作者】 安 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师

 

陕西省彬县城关中学 安 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修养,促进自身成长。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如何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来一个华丽变身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用知识武装自己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拥有长流水”知识的不断储备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必修课。首先,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师要进一步登高望远,必须注重自身经常性的学习,不仅要潜心研究本专业书籍,还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学科杂志,关心社会时事。优秀刊物上的文章比较精粹,多集中于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前沿和新锐。所以博学他人,集个人一身。其次,21 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综合运用都为人们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基于此,应探索传统备课与现代技术取长补短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 为此,作为教师应开拓进取,务必做到头脑活,干劲足,功底实,技能全,使自己不至于成为平庸的与时代脱节的教书匠,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
  二、用创新教学思想改变学生
  目前明确提出并实施“向社会、向生活学习”的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关注媒体,充分利用媒体中的精华,提出“两耳博闻窗外事,一心活读语文书”,让学生在“听、看、读”中长见识,这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是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合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这种创新教学思想的普及运用,我认为:① 要及时有效地借助新闻媒体的活教材,让学生养成收、听、看“新闻联播”习惯,这就是“活资源”的效应。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 ② 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时代气息浓、国内知名度较大的杂志供学生订阅、交流 。例如:《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拿破仑?希尔《成功全书》、苑云的…… ③ 养成多元阅读的兴趣,关注科普阅读、网络阅读 ,养成上网查询资料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图书索引查阅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要让学生养成“泡”图书馆的习惯;提倡少逛商店,多逛书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着进行研究性阅读。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用终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开沟挖渠”,及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创新的教学思想,用之浇灌学生的心田;另一方面,也应以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做“有心人”,自觉主动地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汲取学养,使语文真正变得对生活有用,为我所用。
  三、 用教法引导学生
  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具体都有哪些教学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呢?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有序练习法。虽然在教学中举足重要,但仍然有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突破。在教学中还可采用以下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1)现场演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道具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它的优点在于,学生是通过亲身活动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比较完整。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也能够得到培养。例如:在《刻舟求剑》这则寓言的讲授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制作一舟、楚人、同舟人、宝剑这些道具来演示故事发生的经过,也可以让学生们上台表演,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故事情节,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社会实践,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它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就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而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条中就讲:“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应放在生活当中,用实践来推动。
  (3)学科延伸法:
  教师对学生感兴趣和有所研究的某些内容,运用其他学科的方式进行延伸。如教《三峡》时,文言文知识的讲解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此外,与常识学科整合,让学生以三峡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或研究三峡的地理与环境,或研究三峡的文化遗产,或研究三峡的风土人情;还可跟数学学科整合,用统计表的形式反映三峡的变化等等,用学科延伸,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4)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多媒体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情趣。比如公园的红花绿草,杨柳依依,可以使游客心旷神怡;商业街的热闹、繁华、色彩缤纷,可以激发人们购物的欲望;博物馆肃穆凝重的气氛,可以使参观者更加聚精会神投入到参观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也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四、用爱心呵护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没有了热爱,整体冷着脸孔,没有了半分的热情,能教好书是不可能的。一位名人说过:只有热爱,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动力,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热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俯下身子,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孩子们的冷暖,把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孩子在你的心里,你也就记在了孩子的心里,成为他们心里的神。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是讨厌的家伙,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 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
  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确定学生课堂的主人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时刻面带微笑,用真诚的目光与学生交流,探讨;在生活中,就要用一颗爱心感染每一名学生;在社会上,教师就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从教师肯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关心与爱护,从教师坚定地学习态度中感受到了正能量,更增添了一份学习的动力。
  总之,新课改下如何当好语文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承新课改精神,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力求在新课改下当一个好语文教师。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28:14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