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作者】 赵子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山东省昌乐县外国语学校 赵子山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就说,不要无病呻吟,更不能编造谎言。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爱上作文。
  可是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就是无病呻吟,甚至编造事实。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疼,更谈不上喜欢作文了。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从作文中得到快乐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较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写作到主动写作的质的变化,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而最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积累,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如在教《背影》时,指出这篇课文写得如此生动感人,是作者朱自清对自己父亲的四次背影细致观察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抓住特征,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叶圣陶深入实地,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描写、说明事物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习惯,注意观察,从中找出特点和规律,找出素材,而绝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中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还较低,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这种能力。例如:写春天的花,可以让学生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用心想,通过这些步骤抓住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气味等特点。再如,对于植物,要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对于动物,要观察它的形态、生活习性;对于人物,要观察其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对于事情,要了解它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建筑物,则要观察它所处地理位置和外部构造,内部陈设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符合不同的文体和主题思想。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抓住时机,教给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方法。观察运动会上运动员上台领奖的神情;观察同学参加春游活动的心情;观察向日葵的向阳习性等等,只要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就不会出现无人可写,无事可诉的局面了。
  二、阅读与写作相统一,使写作得心应手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听、说、读、写并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在阅读中贯穿写作。每学完一篇新课,或学完一个新单元,除作文课外,我布置学生写学习后记或随笔。有时让学生仿写。比如课文《麦琪的礼物》,文中详细描写了德拉买礼物的经过,对杰姆却只字未提,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虚构出杰姆如何买礼物,结果很多学生写得很出色。初中语文第五册古文中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和《岳阳楼记》四篇“记”的文章,学完后我让学生分析比较四文的异同,从中学习“记”这种文体的写法,并体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高贵的品质。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读是前提,写是提高,二者相得益彰。例如:
  在教完《背影》、《春》后我紧跟着布置作文题《父亲》(从一个侧面去描写)、《校园四季》等。学生经过熟读范文,仿写范文,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作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既巩固了知识又及时的化知识为能力。这种教学是值得肯定的。在教学应用文体中,我们也应这样去做。如教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写复杂说明文的方法,学生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融会贯通、掌握说明复杂事物的写法。我曾尝试过,在教完本文后,要求学生模仿景泰蓝制作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道工序,按工序有详有略的介绍、说明方法,写一篇《米花糖的制作》的说明文。这是考虑到当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打糯米饼、做米花糖的习惯,学生们对米花糖如何制作都很熟悉。结果学生大多按米花糖的制作过程,分为“选米、炒米、熬糖、淋浆、切块”等五道工序来写,重点写了炒米,淋浆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楚、语言流畅、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写得比以往的作文都好。对学习课文、写作文都有兴趣。
  三、提倡学生多读多写,使写作成为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多读。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阅读是作文的主流,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阅读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如摘录精采片段,根据原文编写故事,写文章提要,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这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又让学生练笔,一举两得。使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如我在上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后,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梁启超传》、《百日维新》等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位伟人的事迹,培养写作兴趣。并随后布置他们写读后感,进行读写结合。
  其次,养成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做完所有作业,复习、预习好功课,记一记当天的一些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哪怕是写写与父母吃饭闲聊时的三言两语、举止神态,也是好的。写日记、周记让学生感到自然、实在,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训练了学生用书面语准确、流畅地转换口头语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再次,每周让学生抄一篇好文章。我每周都布置学生抄一篇课本外的优秀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另外,对于学生的习作,我每次都精选好的作文印成范文,下发给学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力。对于写的比较成功的作文,我还多处给学生投稿,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爱上写作,并从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害怕写作,相反他们会爱上写作。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42:22
  • 【点击频次】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