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作者】 蒋映芬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五小学 蒋映芬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都以识字为重中之重,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1800个”。这么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又不遗忘?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如果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教学的实践,本人就识字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课前激趣喜欢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识字就给以学生强烈刺激,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制作好课件,通过声音、图象、动作、情境、三维动画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例如教学与水果有关的生字时,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还将水果带到课堂上,并让学生给水果贴上标签,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教学效果就会很好。并发动家长帮助孩子识字,让家长将家中所有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汉字标签,如:在电视机上贴上“电视机”三个字,在桌子上贴上“桌子”两个字……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轻松识字,增加了识字量,减轻识字的难度。当然,课前激趣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多样。
  二、课中遵循规律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学的快,忘的快。而我们每节课所学生字不多,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再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利用学生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识字。比如:同桌或小组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在生字教学中利用摘梨子、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鼓励儿童自编句子、儿歌、谜语,鼓励学生从生活中,从书报上找到刚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并和学生一起参与。例如:教学“丛”字时,出一个谜语:“两人桥上走”,教学“春”字时,出一谜语:“三人看日出”,有学生可能说出“江’’‘‘照”“日”“田”等字的谜语,不管学生怎么编谜语,只要能识记生字,我都给予鼓励。有了兴趣,学生们根据谜语很快就记住了生字。还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己觉得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做这样的“发明创造”。每一课识字完毕,还让学生总结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如:记部件、熟字加偏旁部首、熟字换偏旁部首、找形近字、找同音字、找相关字等等,学生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三、课后、课外鼓励自主识字。
  课外作业最厌烦重复抄写相同的字。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安排学生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一遍,并加插安排抄写上两篇课文的生字,一个字写一遍,通过多认少写多复习来防止遗忘。课后则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并随时将课外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我校就在街道旁边,街道上的广告牌,店铺牌数不胜数,学生每天都从街上走过。于是,我就用鼓励性的语言——你知道南街上有些什么店铺吗?今天放学后请家长带领你去找找,把你会认的店铺名告诉老师和同学。第二天,学生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有王胖肥肠店,有钟鼓楼馒头店,还有烤鸭店……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就认识了这些牌子上的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大大的减轻了识字的难度。
  四、周期复现巩固识字。
  在教完某一单元后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这种复现循环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鼓励学生互查识字情况;再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造句,练习说话和写话。将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安排写字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只要学生有兴趣识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通过少写多认多复现进行巩固,教师再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他们就可以轻松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要求,为阅读和作文奠定良好基础。

 

  • 【发布时间】2016/12/7 12:22:46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