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用“竞”与“合”成就优秀班集体

 

【作者】 王世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用“竞”与“合”成就优秀班集体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三中学 王世惠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有一股“气”,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当这股“气”充满这个集体的时候,这个集体将所向披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股“气”呢?我的做法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把竞争机制和合作意识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一、竞争机制的引入
  当今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竞争可以激起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轻气盛,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而竞争正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一定能使班集体充满团结进取、勤奋钻研的“气”。所以,我把竞争机制引到班级管理中。6月份全校组织了一次篮球比赛,我抓住这个契机,动员学生说:“这是我们在初中的第一次篮球表演,我们是创造辉煌?还是碌碌无为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选择了前者。我接着说:“选择是很容易的,要做到就要付出努力。”于是队员们不怕苦和累,坚持训练,终于夺得了冠军。这样的胜利,使学生尝到了拼搏竞争的乐趣,感觉到自己是这样一个集体中的成员的光荣。
  当团结进取的班风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变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意志。我班的王箐晨同学,很聪明,但学习不刻苦,散散漫漫,保持原有名次是他的标准。这时,我找到他,帮他分析自己的优势,分析他对自己的标准低,没有竞争意识的缺点,并给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实际就是竞争对手,激发他奋起直追。由于集体气氛的熏陶和她自身竞争意识的增强,到本学期末,他就崭露头角,后来成为尖子生。
  竞争不能蛮干,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拔河比赛,我班运动员少,我们就在篮球,运动会等项目上做到出类拔萃;班级学风浓,我们就把目标不仅放在平均成绩的竞争上,更是提倡在优秀率上竞争。班集体的种种做法,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参与竞争。我班团支部为了在学校工作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到孤寡老人家服务,参与交通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实践中受益匪浅。
  正是由于“竞争”,我们的集体在前进,团结进取,勤奋钻研成为我班的优良班风和学风。
  二、合作意识的深入
  如今,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都是在较优裕的环境中成长,更多的经验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的孩子,心理很难想着他人,行动中就更难去热心助人,更不用说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肯于牺牲自己了,这种情况对于社会来说,将是一代人的悲剧,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利用合作意识这一载体很好地塑造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为十二组,在各个方面进行合作,同时小组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让学生明白“组荣我荣”的道理。
  我尝试实施多维、立体的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结合“两个结合、两个侧重”的原则。
  1.合作过程与合作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每次,教师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困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优良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增强信心。
  2.讨论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说:“我们小组认为……”。对学生的鼓励也由“这个同学说得真好”变为“这个小组的意见真好”,“这个小组表现非常出色”等等。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根据其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
  三、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竞争机制和合作意识不能对立,要将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竞争,合作也会充满惰性,失去活力。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能使各自在团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因为竞争能促使学生产生增加合作的欲望,借他人智慧充实和拓展自己,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之缺陷,以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为学生创设民主、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学生由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变为合作竞争意识是培养竞争能力的有效渠道。开展小组竞争,能让他们摆正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加强合作,确立小组之间的伙伴型关系,开展竞争;注重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合作,确定班级目标,加强中队间的竞争与交流,共同进步,进而展开校际竞争。这样,学生心中就不仅有己,更有他人,有小组,有班级,有学校,从而克服了因个人竞争而带来的心理偏差等负面效应。
  将竞争机制和合作意识引入班级管理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竞争同时加强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及班干部的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 【发布时间】2016/12/7 12:28:13
  • 【点击频次】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