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寄宿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探究

 

【作者】 陈铭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寄宿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探究

 

广西灵山县平山镇寄宿制小学 陈铭艳

 

  【摘 要】 本文对青春期寄宿生心理教育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从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心理健康疏导的方法综合论述。将个人实例与心理健康理论相结合,提出对应的策略,为青春期的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充实的动力。
  【关键词】 寄宿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青春叛逆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令父母和教师都感到困惑的时期,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刚接触事物较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父母一直在外忙于赚钱,孩子们由留守儿童而升级为留守少年,由留守家庭过渡到留守学校,在严重缺少家庭和亲情温暖的环境下,他们会受到许多无形和有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格的发展、社会交往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很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偏差,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不良,甚至会发展成问题少年,所以这对寄宿学生的的成长教育和指引更为重要。就我在寄宿小学教学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寄宿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分析。
  1、 寄宿生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在我们这个小学寄宿校里,部分的学生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较为放纵,造成他们在家中以自我为核心。在学校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处处要求体现自己。随心所欲,比较任性,平时极富挑战心理,喜欢做不应该做的,而且不听劝告,不屑于考虑别人的意见或作法,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隔代的教育的溺爱使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所以来到寄宿制小学他们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差,因此整天想家,想父母,吵着要回家,有的甚至逃学。
  我校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常和爷爷奶奶在家生活,第一个学期的时候能正常在学校学习生活,可是第二个学期的一开学,她就一直哭着不肯读书了,原因是她父母回家了,她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经老师的耐心教育也无际于事,父母也到校来配合教育,她同意了上学但是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么哭泣,要么就是坐在床上发呆,一心想着在家和父母呆着,父母亲觉得这么长时间没有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对于女儿的任性也不过于强求,于是顺着她的性子:不在学校住校,只能每天跑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来回接送,但是由于学习时间跟不上,所以成绩也下降了一大截。
  2、 单亲家庭家教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的变化,众多的因素造成了大量的年青的务工人员年纪轻轻就结婚或非法同居,继而生儿育女,但是随着他们的思想逐步成熟,爱情观也产生了变化,有的就离婚,这样就产生了部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比较内向、孤僻,不爱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思想不健康,容易受外界的诱惑导致沉迷于网络、早恋等。
  在我们学校我教的一个班共有48个同学,但是单亲家庭的同学就有了10个,在上半个学期的时候,我观察他们大部分的同学上课都不能集中精神听,基础也很差,平常少和同学交流,思想浮动大,厌学。在10个同学有1个同学只坚持读了两个月,无论我们老师怎么做思想工作,他都不愿意返校读书。另外一个家里人稍有批评或和同学略有矛盾就不来学校,多则一个星期,少则一两天;有1人陷入了早恋;另有1人经常偷别人的东西,屡教不改。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单亲孩子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归根到底就是从小缺少家庭教育,缺少家庭的温暖。
  3、 适应能能力差。
  寄宿制学校学校是全封闭的,学习住校的时间过长,在管理上相对严格,缺少活动的场所。由于管理的特殊性,学生从星期日晚至星期五是住校的,他们一开始没能适应学习生活上的管理制度,紧张的学习生活、单调的活动场所让他们培感压抑,他们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都没有这个适应能力,这就是心理素质差的原因,所以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二、寄宿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方法。
  1、定期进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学习。
  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每个学期的前几周,我校政教处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普及青春期相关的生理知识,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在讲座之前收集了学生们在青春期的烦恼困惑的资料,我并在相关的环节适时解答。
  (1)深刻认识、理解早恋的危害。
  早恋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由于早恋,往往使同学们陷入情网之中不能自拔,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谈恋爱上,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和学习,断送自己的前程。另一方面,由于早恋的同学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常常会产生焦虑、烦躁、疑惑、嫉妒等不良情绪。
  早恋容易让人受到伤害,青少年态度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情感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而怀疑人生,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甚至影响今后婚姻生活。
  (2)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避免早恋。
  我班小维和小孙别是班上的正副班长,而且还是学生会的干部,经常因为班级的事情在一起讨论工作。但是久而久之,两人都有了爱慕之情,班上同学开始传言,说他们俩关系不一般,为此小孙没有幸福感,却十分苦恼,班级的工作也不敢和他讨论,结果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工作!这时我们对他们进行分析教育,让他们知道早恋的危害的同时,通过以下几点让他们了解如何和异性交往。
  第一、交往应适度。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因异性交往而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
  第二、交往应真实坦诚。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第三、交往应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在异性交往,所言所行要留有余,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免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第四、迁移注意力、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多参加体育锻炼,多看书,多参加活动,分散自己对异性同学的注意力。 主动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自己的兴趣得到发展,防止空虚无聊;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态度要明朗,言谈举止要大方,防止过密的接触。
  2、多方面开展活动,释放紧张的情绪,愉悦他们的身心。
  学校每个学期定期开设五个以上的各种特色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能量得到释放,使青春期学生情感出现迁移 。开展活动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系列活动,愉悦他们的心情,释放他们的压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些活动都可以融入各种心理教育和疏导,孩子们有愉快的心情,温暖的集体,很多心理不健康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如:在秋期有“感恩节”“书画节”“体育节”等,开学的时候就会利用教师节对孩子进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对父母、对老师等为他们有恩的人有感恩的心,懂得反哺之心,让他们从小有着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再以后的各项活动中除了愉悦他们的心情之外,注意融入各种思想教育,让他们有创新精神,懂得合作的重要,同时分散他们远离家庭的孤独,感受集体的温暖,他们的情感得以释放的同时,也更爱学校的生活了。
  4、 为他们营造家的气氛,多种渠道关心他们。
  学生们到学校的第一二周我们的老师就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学习、纪律、性格等。这样我们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一对一的帮扶形式安排好位置,让他们在学习在得以帮助,老师不定期考查他们,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这样他们有了自信和劲头,也感受到来自集体和老师的温暖,成绩得以提高的同时也避免了厌学和辍学现象。再有就是在他们不舒服或其他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会适时对他们进行帮助,让他们觉得家人就人身边。在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由于脚骨折了,在学校生活及不方便,同在一个宿舍的同学每天扶他到教室,课间扶他上厕所,放学帮他打饭,洗衣服,老师每天都会问一下他身体恢复的情况,这个同学没有生病的哀伤,其他同学的思想也同时得到洗礼。
  5、 多方协调,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
  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解除他们的困扰,让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六(6)班的劳群柳无故不到校上晚自习。下了晚自习时她来了,我询问她不到校的原因时,她竟然很爆燥、态度很是恶劣。说:“不想来就不来。”看到她这样没有礼貌,我压住怒气,先从平时我们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心谈起,再就她的家庭环境教育她,平常我们老师送她一些衣物,同学有什么吃的都和她分享,我让她回忆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对她的,想让她通过反省知道集体的温暖,而家庭的来不幸却没让她失去学习的机会。我问她“你这样的自暴自弃、没礼貌对得起老师、父亲吗?”。但这些却没能打动她,她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我又不是只对你一个人吼,对我爸也一样,有时我还和他对打,出生在这样的家,我觉得很好,没人管我。”而这个学生是来自一个特殊家庭的,父亲年迈,母亲是一个精神病人,平时我们经常关注她,只是觉得她比较内向,不爱和别人交流,平时我们教师送她的衣物也不在学校里穿,认为是自尊心较强。所以在平时经常开导她,而这次是什么原因让她这样?这让我陷入了深思。我思考了一下,决定从她的痛处入手。“既然你连学校的纪律都不遵守,那你还读书干什么?回去算了。”可她不愿意。我功破了她的心理防线。接着和她聊了书本上的逆境成才的夏洛蒂、霍金、海伦等名人,身边的XX同学,“人家连父母也没有,而你还有父母健全,相比这之下,你觉得呢?再和那些受灾的、残疾的人相比呢?你是不是幸福多了?”她衔着泪水点了点头。并告诉她老师就像是你的父母,有什么心理话也可以直接和老师沟通,并为她保密。打开了她的心结之后,她慢慢向我倾诉:原来好她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家人吵架,父亲体弱多病,自己身体也不,邻居也常议论她不懂事。她向我敞开了心扉之,说明对我有了信任度,我适时的帮她分析,爸爸有时批评你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出发点是好的,他一人养育了你,容易吗?我们应该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邻居们议论你,那是因为你不懂尊重你爸爸啊,而且你也没有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你应该多和别人交流,多出去玩玩,心情好了那么争吵就少了,同时也要学会体谅家人,宽以待人。只有做到这些,你才得到别人的认可。她点了点头。这一段时间我经常关注她,常常找她聊,人活泼多了,开朗了多了,对老师和家长也礼貌多了。
  寄宿制小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让青春期的寄宿生能健康的成长,我们作为教育必须多方面引导,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为祖国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6/12/7 12:28:55
  • 【点击频次】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