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偏旁入手 学习形声字
【关键词】 ;
【正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质量,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打好这个基础,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识字教学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这里明确指出了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及要求。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记录和传达汉语的,汉字的构造规律,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六书”是古人研究汉字构造整理出来的,其中象形、会意、形声是比较主要的造字方法,在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大部分,因此,形声字教学也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重点了。
形声字造字法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方法,它是半音半意的造字法,它是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读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主要部件,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部,这个偏旁就叫部首,在形声字中,部首几乎都是这个字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偏旁,并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也就成为教学形声字的一个识字方法了。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如何从偏旁入手,让学生理解字义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切实学好独体字,为认识偏旁打好基础
学生初学汉字,接触的都是一些独体字,例如,山、石、田、土、日、月、水、火等,切实掌握好这些独体字尤为重要。因为许多偏旁都是由一些独体字演变而来的,例如,在教学汉字“日”时,我让学生理解“日”本意是太阳,由于太阳一天出来一次,所以“日”字引申出来还有“一天”的意思。这就为以后学习“日”字偏旁打下了基础。
二、 认识一些偏旁,为学习形声字打好基础
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主要部件,汉字的偏旁大部份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演变时,有的字保留了原字的形体,略有所变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学好偏旁,为以后理解形声字的字义打好基础。教学偏旁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字形,还要让他们了解这个偏旁表示的含义。例如:提手旁(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像打、扫等字;木字旁(木),表示与树木有关,像树、林等字;三点水(氵),表示与水有关,像江、河等字。
三、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
我们知道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因此学习形声字,掌握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识字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形声字时,要先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造,准确找出声旁、形旁。例如,教学“披”字, “ 扌 ”(提手)是形旁,表示“披”这个动作要用手,“皮”是声旁,表示这个字要念“皮”(pi)的音;又如教字“姑”字时,让学生找出形旁“女”,因为姑姑是女的,声旁“古”表示这个字念“古”的音(gu)。同样的部件组成的字,由于偏旁不同,字义也就不同。例如,“情”和“晴”、两个字,“ 忄”(竖心旁)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心情的“情”;“日”表示与太阳有关,晴天的“晴”。这样,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不仅掌握了形声字,同时也比较了许多形近字,为学生切实学好每一个汉字打下了基础。
四、经常复习巩固,让学生找出规律
在教给学生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后,要经常通过各种练习来复习巩固。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找声旁,形旁并说出与之相应的内容;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如教学“植”字后,布置下面一道练习题: “植”字声旁是 ,表示这个字应念___音,形旁是___,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___有关。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出规律,学习形声字应从偏旁入手去理解字义,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形声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改进识字教学的方法,以偏旁为抓手,让学生学好独体字,掌握偏旁,进而学好形声字,理解其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温故知新,发现汉字的规律,增强识字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从偏旁入手 学习形声字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塘坎上小学 陈 兰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质量,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打好这个基础,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识字教学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这里明确指出了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及要求。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记录和传达汉语的,汉字的构造规律,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六书”是古人研究汉字构造整理出来的,其中象形、会意、形声是比较主要的造字方法,在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大部分,因此,形声字教学也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重点了。
形声字造字法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方法,它是半音半意的造字法,它是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读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主要部件,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部,这个偏旁就叫部首,在形声字中,部首几乎都是这个字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偏旁,并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也就成为教学形声字的一个识字方法了。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如何从偏旁入手,让学生理解字义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切实学好独体字,为认识偏旁打好基础
学生初学汉字,接触的都是一些独体字,例如,山、石、田、土、日、月、水、火等,切实掌握好这些独体字尤为重要。因为许多偏旁都是由一些独体字演变而来的,例如,在教学汉字“日”时,我让学生理解“日”本意是太阳,由于太阳一天出来一次,所以“日”字引申出来还有“一天”的意思。这就为以后学习“日”字偏旁打下了基础。
二、 认识一些偏旁,为学习形声字打好基础
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主要部件,汉字的偏旁大部份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演变时,有的字保留了原字的形体,略有所变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学好偏旁,为以后理解形声字的字义打好基础。教学偏旁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字形,还要让他们了解这个偏旁表示的含义。例如:提手旁(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像打、扫等字;木字旁(木),表示与树木有关,像树、林等字;三点水(氵),表示与水有关,像江、河等字。
三、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
我们知道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因此学习形声字,掌握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识字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形声字时,要先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造,准确找出声旁、形旁。例如,教学“披”字, “ 扌 ”(提手)是形旁,表示“披”这个动作要用手,“皮”是声旁,表示这个字要念“皮”(pi)的音;又如教字“姑”字时,让学生找出形旁“女”,因为姑姑是女的,声旁“古”表示这个字念“古”的音(gu)。同样的部件组成的字,由于偏旁不同,字义也就不同。例如,“情”和“晴”、两个字,“ 忄”(竖心旁)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心情的“情”;“日”表示与太阳有关,晴天的“晴”。这样,从偏旁入手理解字义不仅掌握了形声字,同时也比较了许多形近字,为学生切实学好每一个汉字打下了基础。
四、经常复习巩固,让学生找出规律
在教给学生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后,要经常通过各种练习来复习巩固。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找声旁,形旁并说出与之相应的内容;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如教学“植”字后,布置下面一道练习题: “植”字声旁是 ,表示这个字应念___音,形旁是___,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___有关。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出规律,学习形声字应从偏旁入手去理解字义,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形声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改进识字教学的方法,以偏旁为抓手,让学生学好独体字,掌握偏旁,进而学好形声字,理解其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温故知新,发现汉字的规律,增强识字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 【发布时间】2016/12/7 12:31:04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