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双语班汉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方法

 

【作者】 采采克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双语班汉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方法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哈日布呼牧业寄宿制小学 采采克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各民族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少数民族语言习惯对汉语的口语和作文产生着巨大的干扰。因此,联系实际对少数民族学生口语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很重要。
  【关键词】 口语交际;说话;作文指导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各民族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少数民族语言习惯对汉语的口语和作文产生着巨大的干扰。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口语和作文的的指导尤为重要,其中作文教学是双语班小学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双语班的作文教学水平有限困扰作文教学,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口语教学,为写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习作就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而乐于书面表达的前提就是先用琉璃的口语表达出来。这个对于汉族学生和城市里的学来说或许不难,但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受到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影响,影响汉语表达,进而影响作文的写作。在汉语的句式里,一般动词在前,名词在后如,请喝茶,而在蒙语中,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述为茶请喝。按照少数民族的习惯方式表达汉语,就容易出现语言错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且不会出现语法的错误呢?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口语的指导,尤其是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教学指导。首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创设情境,创造口语表达的环境。通过教学设计,设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开口用汉语说,引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并加以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作文奠定语言基础。其次,简单对话,连话成篇。在之前的口语交际创设情景中,要先给学生创造能说话的情景,如扮演不同角色、讲故事比赛、复述课文等,说出符合自己角色的话题。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话题入手,并加以及时评价,对出现语法错误的要当堂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慢慢连话成篇,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为写作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其不低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学生已经学会或者基本学会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并用文字记录实现口头到鼻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自然的倾吐。使学生对说话有兴趣,对作文就更有兴趣。因此我认为小学的作文教学就是把说话与写作有机的集合起来的过程。如:说美食。学生可以准备自己喜欢的美食,并让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用手摸,亲口品尝,从色、香、味、形入手,将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然后适当的展开想象,说出这些美食的制作方法,所需材料,运输过程等……这样学生容易把所喜欢的美食说具体,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将所说的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总之,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式下,双语班的写作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高双语班的汉语写作水平,还要加大研究联系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说的能力和谐的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2]《浅谈藏区汉语文的作文教学指导》郭姜成 汉语研究 2015年第4期
  [3]《浅谈藏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仁青草 科学中国人 2015,(3)
  [4]《浅谈牧区小学汉语文作文教学》 刘文静 教育探索
  [5]百度网

  • 【发布时间】2016/12/27 17:16:09
  • 【点击频次】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