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作者】 黄智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广西陆川县第三中学 黄智军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得好,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在语文教学中很的实施素质内容,笔者经过近年的尝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就此,谈几点感想。
  一、转变思想观念,立足素质教育新内容
  纵观我国教育史,应试教育是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考试的最大功能选拔人才和官吏,它就像龙们,跳过它就可以成为人上人,所以教育由其本身所处的主体地位降至客体地位,沦为考试的附庸,教育本身异化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种手段,这就决定是应试教育只能面向少数学生,死记硬背,猜题压宝,提高学生成绩,学生学习被动等特点。这种陈旧的教学是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它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旦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不入社会,他们就会感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很难适应当今急速发展的社会潮流。
  与之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则要求人们必须改革传动的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把“授之以实”改为“授之以法”,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求知,掌握新知。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载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引起他们的足够的重视和参与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有意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及英雄人物的事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培养兴趣。同时,没节课都先确定好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教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奥妙就在这里,学生受益无穷。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书法艺术习字小组”、“绘画办报小组”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增长可自理.自立.自主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书法,表达.编辑.绘画等综合能力。如我班的女生陈娥,学年初她还是一名后进生,到今年七月期末调研考试,语文成绩竟跃居全年级之首,阅卷教师都感到很惊讶,该生不仅钢笔字写得特别棒,而且阅读分析以及写作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实践证明,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变得自觉行动,“要我学”就变成了“我要学”.“我乐学”、“我善学”。长期坚持,不失为一条进行素质教育的好途径。
   三、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着力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演讲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知识水平能力和其他智力因素。我在教学实践体会到,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离要求相差甚远,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上主动发言的越来越少。非发言不可时,有的精神紧张,支支吾吾,吐词不清:有的三言两语就草草打住。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年级增高,所学知识难度不断加大,教师在一节课上讲授的内容较多,难免压缩了提问次数而尽量多讲,这样学生练习发言的机会减少了:还有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大娃了,生怕说错或说得不好而被人取笑,因而主动发言的减少了:还有的认为争抢发言的是低年级学生的事,甚至有人认为主动发言是“出风头”,总的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较差。
  鉴于此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对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常抓不懈。演讲训练采取先培训骨干,示范引路,然后轮流转,使每个学生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扩大了视野又克服了学生不原发言的恐惧.害羞心理。可以说,这是医治学生不主动发言的一剂良药。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把没天听到看到的很快说出来,呢每个把新的信息传递给听者。说者.听者相互交流,既提高看语文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说普通话的能力,有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演讲的可以不受教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报纸、书籍、影视中都有内容可找。科普知识,对联古事,谜语、笑话、诗歌,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对时事的褒贬,对人生价值的评论,有读书心得体会,还有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等均可。
  这一切活动有学生自行取材,自行设计和组织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展个性,这时你会发现演讲人愈讲愈自然,时而还情不自禁地做出手势。如我现在带的二(2)班吴品.张飞等同学,开学初上课发言,总是胆怯得连吐词都听不清楚,现在竟然能绘生绘色的演讲,并时而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评论者也由指定变为自动评论,评论者的发言,往往又是一次即兴演讲,在此基础上,再略增加些难度,如“成语演讲”,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讲出新意。既锻炼了口才,又积累了词汇。同时,演讲训练正好收集到作文训练打好基础,可谓一举多得。实践证明,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培养创造力,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风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尝试。
  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关爱后进生。
   根据素质教育的三个意义: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要我们用极大的爱心去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的基础水平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在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后进生,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和关爱他们,并提出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向好的方向转化。为此,我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对后进生的作业实行面批
   其目的是切实了解作业中的每个错误的细节及症结所在,及时反馈,及时回授。每学年开学初,总有少部分后进生作业不符合要求,要么字迹潦草,书面不整洁,要么答题东扯西拉,残缺不全。针对此况,我每次布置作业后,及时巡视,首先检查后进生答题情况。如果作业有错误,不符合要求,当面指出,立即改正。由于抓住了重点环节,使这些后进生的作业写得越来越认真,字迹越来越清晰规范,真给人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二)让后进生多发言
   课堂上要对后进生多提问,创造机会培养他们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后进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调节教学手段的节奏。上课时,教材中的简单问题,尽量让后进生回答,对于一系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先回答。然后再让后进生复述或再换一个角度提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这种手段来促进后进生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学进程,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与后进生多谈心
   与后进生交心谈心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纽带。每次布置作业,总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通过分析原因,这种情况不一定是作业难度大,主要是没注意个体差异。如我班的一名同学就是这样,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总是当堂完成于是及时沟通思想,开导鼓励。有一次我对他说:“你今天没按时完成作业,可能难度大了些,下次老师适当降低难度,也许你能按时完成。”他沉默好久说:“老师,不是你布置的作业难度大,而是我上课思想不集中,没专心,我保证下次按时完成。”第二天果真当堂完成作业,于是我不仅在班上表扬了他,而且课后递给他一个纸条;你今天真棒,从字里行间里老师看出了你在以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决心,我相信你以后的课堂作业会完成得更好,继续努力吧!他看完纸条激动得眼里滚出泪花,但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没按时完成作业,心里非常害怕,猜想准要受批评,不料老师不仅没批评我,反而还说自己不是,是老师的毛病。他的宽容.耐心使我有了自信心。今后我一定要克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保证以后按时完成作业,其中考试给老师一个惊喜!”果然,在其中考试时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可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重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呵护关爱,尤其重要,否则,就谈不上全面提高素质。 
   总之,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既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思想素质,在如何“教”上多做文章。又要注重在学生的“学”上多研究,在“活”字上多下功夫,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样,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 【发布时间】2016/1/23 17:38:14
  • 【点击频次】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