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作者】 黄伟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广西陆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伟红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状态并不理想,学生累而且效率低下,基于这种状况,阅读教学中注重熟读、复述与经典诵读,发展自由阅读,采用“阅读+X”的方式,既兼顾了传统课堂的“群体同步行为”,又为学生的“私人订制”提供了空间,不失为重构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熟读;复述;经典诵读;自由阅读;阅读+X

  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不外乎“听”“说”“读”“写”,而基础教育自然离不开“字”“词”“句”“篇”,这八个字一直以来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在语文的基本能力中,“读”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少人都奉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一道理。
  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状态并不理想,学生累而且效率低下,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我们的阅读教学基本都是采用“读——悟——读”这样程式化的流程,学生自主、自由的进行阅读实践的时空有限。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形式的花样翻新,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其次是每个年级的阅读都有明确的要求,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略,尤其是中高年级的阅读几乎都采用一样的方式,要么越位,要么不到位。第三就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繁琐分析讲解和做那些支离破碎令学生头疼的阅读练习上。
  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对语文教学专业化的自觉追求,而总是囿于一种习惯定时和个人经验、或者陷于一种表面热闹的假象而不能自拔,又如何发现语文教学的真义?深刻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现实,如今,传统的阅读与当代或未来的阅读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嬗变,即阅读活动越来越指向把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如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等),用超链接的方法组合成一种“超文本”的阅读。这就要求今天的阅读教学必须冲破那种画地为牢,从课文到课文的死板模式,才能让我们真正走出司空见惯而不自知的误区,才能真正生成我们的教学智慧。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的有效可以靠三条腿走路:一是低年级注重熟读、复述与经典诵读,二是中高年级自由阅读课,三是采用“阅读+X”的方式。
  首先是低年级要注重熟读、复述与经典诵读。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地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我们可以做加减法,在拼音教学阶段,以正确快速认读为目标,淡化在四线格中写的要求,为识字教学提供拐杖,腾出时间。在识字教学中,减少字形分析,把精力主要放在多识上,通过反复出现,识牢每个字。多数课文可以不做精讲,有些课文要有感情地朗读,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熟读、复述上。同时在每节课前抽出五分钟,重点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教师可以只讲大意,一律通过这五分钟滚雪球式反复诵读,课外不增加任何负担。这样既增加经典积累,又巩固学生学过的生字。
  其次是中高年级的自由阅读课。自由阅读课,到了中高年级,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巩固识字已经不再是主要任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快乐,形成初步的阅读个性取向是我们的目标。中高年级的自由阅读课以学生自读为主,穿插读书会或一本书的共读,以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读书领域,如有的学生喜欢读军事方面的、历史方面的,有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的、历史的,有的学生喜欢读科学的、生物的。学生阅读的个性取向主要通过老师发现、评价来引导,每节课评选阅读之星,一个阶段作一个小结。抓住一些读得有难度的同学进行表扬,表扬他们敢于挑战难度,这样他们会乐于敢于挑战新书。有些孩子不爱做读书笔记,出现这种情况不强求,但是教师必需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做读书笔记。
  三是采用“阅读+”的方式。第一种方式:“阅读+群文串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能仅仅满足于从课文到课文的狭隘视野,可以读一篇带一篇或片断的方式,为解读课文提供参照式串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帮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使阅读活动因为有了对照读物的参与,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比如教学《狐狸与葡萄》时,就可以和《狼来了》《蝉和狐狸》组合起来,让学生从三则寓言中的“对话”找出共同点:撒谎。这样串读比较,推动学生自主建构阅读的能力。第二种方式:“阅读+口语交际”。神话原本是远古时代人们的一种口头传说,正是通过人们的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才逐步形成并不断丰满。利用课文中的神话类体裁,在口语交际中适度进行训练,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夸父逐日》,可以先让学生听听老师讲故事,听了之后让学生尝试讲故事。先要求学生自己讲给自己听,觉得顺口了再讲给大家听。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呢?让学生把同学们所讲的对照课文,讨论如何才能讲得具体生动,最后教师帮助总结:先理清大结构,再说清小结构。这种课型,既实现了以口语交际神话阅读理解,又以阅读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第三种方式:“阅读+词句训练”。如果语言是一栋楼,词句便是搭建的砖石。所以阅读与词句训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阅读而忘记了词句训练,这样的阅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阅读生活”,完全达不到语文课程的阅读目的。那么如何做到“阅读+词句训练”呢?比如朱自清的《匆匆》,当学生赏读“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这一组排比时,教师可以及时叩问:这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教师在黑板上提示:“……的时候,日子从……过去,我感到……是匆匆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句式各抒己见,会有相当丰富的联想与创新。“阅读+词句训练”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力的推进,更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多元化存在的生态环境,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低年级注重熟读、复述与经典诵读,中高年级发展自由阅读,阅读教学采用“阅读+X”的方式,这样的课堂,既兼顾了传统课堂的“群体同步行为”,又为学生的“私人订制”提供了空间。这样的课堂,学生越学越有趣,教师越教越开心。
  参考文献:
  [1]许彦达《基于习得的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周雨明《寻找语文教学的智慧》[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3]叶秀宝《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唤醒》[J]《语文教学通讯》2015.10
  [4]刘晓军《群文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改革的本土创生》[J]《语文教学通讯》2015.12

 

  • 【发布时间】2016/1/23 17:42:46
  • 【点击频次】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