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究

 

【作者】 卢 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究

 

广西容县六王中学 卢 东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殊家庭越来越多,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出现了偏差,特殊家庭子女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令人担忧。在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后,本文深刻分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创造良好的成长与教育环境。
  【关键词】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目前状况;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剧增、家庭矛盾增加、家庭关系紧张,犯罪率上升、家庭贫富差别日益加大,造成许多特殊家庭。本文所指的特殊家庭是指离异家庭、闹离婚家庭、分居家庭、寄养家庭、特困家庭、教育不当家庭、领养家庭、婚后重组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与正常家庭不同,在心理上和行为方式上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差很大。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孤独、报复等;在行为习惯上主要表现为随意、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胆子太小,什么也不敢干。在思想道德上表现为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随意损坏公务、打架斗殴等。我们对容县的六王中学、杨村中学、自良中学、浪水中学等四所初级中学的学生进行了统计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特殊家庭在这四个学校所占的比例高达13.7%,而在这些学生中,有厌学、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行为的竟然高达9.5%,这些统计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解决。
  一、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目前状况
  大多数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进取,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但有部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对以上四所初中的特殊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当面谈心、走访家长、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梳理归纳,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有失偏颇。由于特殊家庭具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相差极大,所以特殊家庭学生所受的教育也大相径庭。我们通过对四所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认真分析发现,这些学生所受的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让孩子受一点苦、一点累。另一方面有的家庭对孩子不够关心,过分冷落孩子,甚至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绊脚石,这样造成孩子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人格上出现偏差。溺爱孩子,在物质上无止境地满足,易使孩子形成贪婪的性格;生活上百般照顾,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过错一味迁就,易造成孩子养成不良习惯。给孩子太多的爱,容易造成孩子只知被动地接受爱,而不知对人付出爱。而冷落孩子,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使本来受到伤害的心理雪上加霜。
  2.学校教育流于形式。近年来,容县教育局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相当重视。要求每一个学校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要求每个教师帮扶一定数量的特殊家庭学生,对所帮扶的学生要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对这些过程和做法都要记载在案,作为考核教师和学校的依据之一。通过对这四所学校的调查,我们发现各个学校都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特殊家庭学生帮扶计划,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详细记录了特殊家庭学生的信息;每个教师都有具体的帮扶对象,而且详细记载了帮扶措施、办法、过程及帮扶效果,软件资料相当完善。但是根据我们实际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没有采取具体、实际的行动措施,基本上流于形式。
  二、基本对策
  特殊家庭学生中不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有自身的消极因素,也有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因此,对他们的品行进行矫治,家庭、社会、学校必须齐抓共管,既要各尽其责,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几年来,我校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矫正家庭教育的失误
  引导家长对子女实施“温暖”教育。特殊家庭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和性格上产生缺陷。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在感情上要真心地接纳,努力创造条件,抹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特别是再婚家庭,对待非亲生子女,应该把接纳作为教育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孩子在感情上与家庭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甚至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我们要求家长,针对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特征去认真剖析,时时调整孩子不正确的想法,尽可能消除他们的顾虑、担忧和恐怖。同时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体贴,平等地对待他们,用灼热的爱去感化他们。这样,他们总有一天会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正确教育。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对待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上,学校无疑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品行较差者。为了矫正那些学生的不良品行,我校采取了以下的一些作法:
  1.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境比较困难。为此,学校成立了“特殊生希望工程”,由团委负责,全校师生自愿捐款,每学期开展一次。对于这些同学,我们主动予以关心,尽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节假日组织他们来校座谈,生日时给他们送上一点礼物,使他们体验到学校在关心他们,老师在关心他们,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实践证明,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会投桃报李,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2.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关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要注重对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向他们指出:第一,不要有自卑心理,应相信老师和同学不会歧视你。第二,要学会做人,尊敬长辈,与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第三,要培养自己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4.定期召开特殊生家长研讨会。特殊生性格相对孤僻,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甚至陷入误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家庭教育“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学校便针对特殊生所产生的问题行为状况进行分类建档,定期组织特殊生家长(或监护人)来校开展家教研讨活动,家长(监护人)可以谈问题、谈方法、谈心得、谈经验、谈烦恼,学校根据不同家长的不同问题进行剖析,并引导每一个家长对子女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尤其是一些离异家庭的特殊生,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使家教工作难以开展,校方便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介入家庭跟踪辅导,帮助家长消除与子女间的思想隔阂,缩小感情上的距离。
  总之,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为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 【发布时间】2016/1/23 18:13:18
  • 【点击频次】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