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 胡征礼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城隍一中 胡征礼

  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呢?
  一、巧创导课情境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任何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会十分重视导语的设计。“导课”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创设情境法运用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刚开始上课时,有些学生还沉浸在下课十分钟的喧闹中,心情激荡,具有这样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到课堂上来,就好像奔腾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挡路的巨石,会激起反激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巧妙的艺术疏导,让心情激荡的学生平静下来,尽快地把他们的思绪引入到课堂上来。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一开课就像吸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声夺人,一石二鸟”的功效。因此,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被吸引过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打破思维常规视角独特的文章,若泛泛一讲,只能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课伊始,如何在教室里架设彩虹放一片光辉,把学生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情境中呢?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几幅动物彩照,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尾巴,说说动物尾巴的形状和作用,再让学生推想人类若有尾巴,会是什么样?会有什么用?
  动物的尾巴是学生熟悉的,自然有话可说,人类若有尾巴,任其想象,这是学生很擅长的,自然有话想说。这两个问题一出现,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纭各抒已见,答案异彩纷呈,这时,学生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思维开阔,教室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顺势再读课文,分析课文,自然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二、创造提问情境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奇心特别大,如果能在课堂上故意激发疑问,挑起矛盾,常常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对有关内容的思索,形成浓烈的教学气氛。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问须在创设情境上下工夫,因此,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我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创设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设疑要因学习对象而异,因教材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要透彻理解大纲,深入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参,搞清教材知识体系,弄通知识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做到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思维品质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查漏补缺,问在疏忽薄弱处。
  通过设计的一连串的具有整体连贯性的提问,牵引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拓展,从而达到深刻、富有新意地领悟文章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引导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现某种新规律、新体验、新知识。
  (二)设趣激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肯不肯参与、配合,取决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情绪状态和对所授知识的兴趣程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活动的空间,必要时向学生提出需要仔细探究的问题,以改变他们的研究思路,使他们朝着科学的方向探寻,从而体验到既有趣又丰富的调查研究结果。教学九年级《诗经两首》会讲授到两种艺术创作手法的“赋”与“兴”,我设计了这样的的问题:你能不能用现代的歌曲来表现这两种手法呢?学生互相讨论后,唱出了《小芳》中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歌声和笑声中,学生也懂得这种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又唱《纤夫的爱》中的歌词:“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传授的知识放在了极富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化枯燥为生动。很快学生投入到《诗经》的学习中。
  总之,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这需要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生活情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内心的真切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

  • 【发布时间】2016/3/22 16:08:20
  • 【点击频次】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