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团体辅导”在中职新生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 张 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团体辅导”在中职新生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昆明市晋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张 瑜

  【摘 要】 如何把中职学校中这些性格迥异、个性极强的学生融合在班集体中,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很多中职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常常思考的一个课题。根据履职晋级培训中老师的指导我们将“团体辅导”运用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来:一、利用“找朋友活动”帮助新生互相认识,快速融入班集体。二、戴眼罩行走,建立互信。三、衔纸杯传水,增进亲近感,初步训练学生协作能力。四、踩汽球活动,活跃气氛,增进协作能力,促进班级团结。
  【关键词】 团体辅导;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影响我们每个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健康发展,同时好的班集体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每一位中职班主任的共同愿望。
  然而现在我们的学生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或肄业生,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中考或是已经在社会上混了多年,沾染了很多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人。这些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贪图玩乐且学习不得法,导致学习基础差、成绩普遍不理想;他们在学习上惰性和厌学心理普遍;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前饱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冷漠和家长的训斥不理解,?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偏执和叛逆心理;这些同学感恩和责任感不强、?法纪和是非观念淡漠、攀比和虚荣心理极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很多家长把这些学生送到学校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校能管住和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经过教育和学习能够变成一个好孩子、好学生,最终成为对学校有用的人。
  换句话说,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尤其普高相比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所面对的学生情况更为复杂、多变,所担负的责任更为沉重。当我们新接手由这样的学生组成的一个个班级时,面对一大批性格、爱好、气质等各异的学生,面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面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问题,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如何把这些性格迥异,个性极强的学生融合在班集体中,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往往力不从心,而如何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职校生更是很多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常常思考的一个课题。
  在一次假期的履职晋级培训中我接触到了“团体辅导”这一理念。培训老师指导我们将其运用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来。所谓团体辅导, 是指在团体工作者的带领下, 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 形成团体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团体经验, 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的心理辅导方式。它具有感染力强, 影响广泛, 效率高、省时省力, 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等特点, 自20 世纪90 年代初传入中国以来, 已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提升自信、缓解抑郁、焦虑等特定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 我校对中职学生新生入学时的团体辅导却研究甚少。所以学习后我将班级团体当做“辅导团体”,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为前提,以丰富多彩的班级团体活动为途径,以唤起学生内在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助人自助”为基本特征,最终达到增进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的目的。
  团体辅导可运用在班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用来解决班级中一小部分团体所存在的具体的、共同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围绕我们的学习目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围绕我们的班风的建设,来实施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团体辅导方案。经过培训以及在假期间的反思在开学新接手高一新生的时候我就把“团体辅导”中的一些活动 运用到新班级的建设中来。力求利用团体辅导在学生组成新班级时营造一个良好的 “成长环境”。
  一、利用“找朋友活动”帮助新生互相认识,快速融入班集体。
  在分班后的第一节班会课上开展“找朋友,介绍我的新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则:1.老师给同学出示一些关于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的问题(例如:、星座是什么,最喜欢吃的东西,最想做的事,最喜欢的地方,最喜欢谁的歌,来自哪里,最喜欢什么音乐,喜欢什么颜色,我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最爱做什么事,最讨厌的行为是,有什么理想……);2.学生先自己回答括号中的问题;然后带着括号中的问题随机询问教室中的新同学,找到与自己答案最相近的,即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3.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新朋友;4.在活动的成果检验阶段中重点介绍新认识的志趣相投的同学。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自然而然的快速的和其他同学拉近距离,认识并初步了解了自己班上的很多新同学,下课时看着原本无话可说的同学勾肩搭背的走出教室,我觉得很欣慰,很多同学们课后也反应这个游戏很有意思让他们找到了新朋友。 
  二、戴眼罩行走,建立互信。
  在学生快速认识之后,我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周的又用“戴眼罩行走”的游戏,在同学之间建立互信。游戏规则:第一阶段: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第二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第三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带眼罩行走结束后,进行游戏总结,两人一组游戏说明:同学之间良好的沟通、相互信任,听清别人的指令,是完成游戏的根本保障,在以后的三年学习中我们也要相信我们的队友也是我们的新同学。
  三、衔纸杯传水,增进亲近感,初步训练学生协作能力。
  为了增进新同学之间的亲近感,考验成员配合、协作能力,在第三周我又在新班级中开展了“衔纸杯传水”的活动。 活动规则:人员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48名同学共分6组分3次进行比赛;第一名人员倒水至纸杯内并衔至第二名学生处将水倒入第二名同学的纸杯内,第二名同学按此要求传至第三名同学处,以此类推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活动中,各位同学荣辱与共互相指导、相互配合,特别是获胜组的同学,他们在活动结束后说:“多亏了XX同学的帮助,和大家的共同配合,才获胜”。而失败组的同学也说,衔纸杯的时候有同学没衔住,如果有同学能指导一下衔的技巧,别把水洒了,可能他们也不会输。但是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没有互相指责,而是聚在一起总结自己失误的地方,看着学生间越来越融洽的氛围我会心的笑了。
  四、踩汽球活动,活跃气氛,增进协作能力,促进班级团结。
  在第四周,根据前三周的活动设计了踩汽球活动, 目的是活跃班级气氛,增进学生间的协调性和协作能力。
  要求:同学间抽签搭配,两个人一组,共24组,活动分两次进行。在每组成员他们的左右脚上捆绑六至八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各小组间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己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评出优胜组。
  活动中学生的热情高涨,每个同学都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活动总结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团结协作很重要。我及时把班级的团结和协作引进来,让学生看重我们的班集体,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这些“团体辅导活动”仅是我目前在新生班级建设中的一些尝试,但结果表明通过活动后我的新班级表现出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班风:同学们热心参与班集体的各种活动,爱护班集体的荣誉;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班委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班级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了;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其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批学生成为优秀班干,一批后进生有了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所以在以后的班级建设中我亦将适时的开展“团体活动”配合我的班级管理,以期将我们班建设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獻:
  [1]樊富珉.团体咨询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吴武典,等.团体辅导.台北“国立”空中大学印行,2002.
  [3]洪炜等,译.团体咨询的策略和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 【发布时间】2016/3/22 16:10:19
  • 【点击频次】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