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拉毛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中 拉毛草

  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历史也在这片呼声中走上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改之路。在新课标践行的今天,我们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如何“激趣增效”作文章,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新把握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传统教学“教教材”,加之“一言堂”模式,这就注定了课堂教学过程就只能是照本宣科,“宣完”即教完。而在新课程观理念的指导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凭借,还允许教师围绕课堂目标适当拓展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把握教学,加强教材的深刻分析与全面理解,“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为此,我们要做到下面两个方面。
  (一)多角度分析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师生往往容易陷于固定的历史结论的囹圄,不会变换角度去看待丰富多彩的历史问题世界。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材分析也应如此,我们要带领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历史教学内容。如对秦始皇大兴土木问题,在不同的章节就有不同的说法。秦末农民战争一节中,说这是秦暴政的典型表现;在秦的经济一节中,又充分肯定说秦始皇营建咸阳,使“咸阳城得到大规模发展,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从而又促进了秦代工商业的发展;在秦汉文化一节中,更是赞歌高唱:“巨龙般的万里长城,……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气势。”教材如此“矛盾”的处理,就表现出了一种客观的史学标准和思想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分析这一历史问题。
  (二)运用发展眼光审视教学内容。唯物史观是发展变化的,人对历史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价值判断,也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而作改变。比如,随着当今全球环保意识的强化,中国古代史教材改变了过去对唐、明、清大规模开荒的单纯肯定的写法。还将过去对韩非子“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唯意志论改成“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又如:中国近代史的线索,过去提两个矛盾、两条线索,现在提一个现代化进程、即政治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主,是政治的现代化;发展经济求富强,是经济的现代化。等等。这些都是随时代发展而产生了不同认识,所以我们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来判断取舍,引导学生在发掘中创造,在发掘中创新。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久则生腻,学生由于感觉不到新颖有趣而不积极参与,导致教师的“外因”作用无法引起主体“内因”的积极作为而致效果大打折扣。我们要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改变传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尽力引领学生参与其中。
  (一)开放讨论式课型。开展课堂讨论是新课标“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理念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学时,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术界有争议的或尚未形成定论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以达到培养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争论的问题不能轻易作结论,把讨论权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胜或对或赢,教师不作定论,只作鼓励。当然,选择这种课型值得注意:一是选题要恰当,所选题目必须是能激发学生讨论兴趣、有讨论需要;二是课前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准备,让他们掌握相关资料,有充分的论据;三是课堂讨论中要注意调节、控制话题,不要转换话题或“跑题”。四是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学生讨论状况,让学生体验到过程的乐趣。
  (二)自主阅读式课型。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其应肩负的责任。而开展自主阅读式课型就是向这一目标奋进的举措。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创设这种课型,我们可以两方面着手,一是设置思考题的阅读课,二是自主质疑提问的阅读课。第一种是由老师事先设置好一组思考题,演示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相互讨论作答,然后交阅读笔记。第二种是由学生自由阅读课本,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疑难之处,自由提问并以书面形式提交上来,老师有选择地将一些问题提交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寻找其解决方案。余下未进行公开讨论的问题个别辅导解决。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实践发现主义教学理论。
  (三)实践活动式课型。实践活动是学生将历史转化成历史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开展 这种课型也是新课标的重点推崇,不过,这需要教师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更充分的教学准备。不然就会导致实践活动只成为了学生一种“玩笑”,而无多大意义。具体有这样几类实践活动,①讲历史故事,如讲三国故事比赛活动;②编演历史剧或欣赏历史影视,这样的内容很多,不过教师选材要注意,要注重影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③画历史插图活动,如历史专题绘画比赛活动;④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⑤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⑥历史知识竞赛活动;⑦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等。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支撑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现,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入驻课堂就成为这个时期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如何用好这一设备,在提高教学有效性问题中,很多教师作了大量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能形象的还原历史,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事实的时间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社会形态的演变等。
  当然,要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我只是择其要点而论之。在我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还会不断总结、反思,探索出更多成功经验奉献给我的同仁。只有这样,相互交流探讨,我们的高效课堂创建才能少走弯路,多惠学生。

  • 【发布时间】2016/3/22 16:14:13
  • 【点击频次】307